當前,瓷磚行業正經歷消費需求升級與供給結構轉型的雙重挑戰。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基礎功能需求,而是更關注產品品質、服務保障及品牌價值;與此同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鼓勵陶瓷磚企業創新發展,健全產品標準體系,積極應用5A質量等級標識”,為企業指明了破局路徑。在此背景下,陶瓷企業需以標準化建設為核心抓手,通過制定獨立產品標簽、加速推行5A分級體系,重塑市場競爭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產品標準:破解同質化的“金鑰匙”
長期以來,瓷磚市場陷入低價競爭怪圈,根源在于產品標準模糊、創新乏力。消費者面對五花八門的“高性價比”“環保釉面”“防滑耐磨”等宣傳語時,往往因缺乏權威參照而陷入選擇困境。對此,陶瓷企業必須跳出“參數內卷”,轉向以標準化為核心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1. 制定獨立產品標準,構建差異化認知
企業需圍繞核心賣點建立可量化、可驗證的產品標準體系。例如,針對廚房衛生間的潮濕環境,可制定“抗菌率達標”“抗油污等級高等級”等微生物控制與易清潔標準;針對工程渠道的批量鋪貼需求,可推出“平整度誤差控制”“熱膨脹系數匹配度達標”等施工適配性標準。這些標準需通過第三方檢測認證并轉化為可視化標簽,讓消費者直觀感知產品優勢。
2. 打造標簽化產品矩陣,強化消費決策效率
在信息過載的市場中,“標簽”是最有效的溝通工具。企業可基于產品功能、使用場景、消費人群等維度設計多層級標簽體系:
功能標簽:“防滑地磚(高等級)”“低輻射拋光磚(環保值達標)”;
場景標簽:“母嬰專用柔光磚”“商業空間高耐磨磚”;
價值標簽:“碳足跡認證瓷磚”“非遺工藝文化磚”。
通過標簽化表達,企業既能降低消費者的信息篩選成本,又能實現精準營銷。
二、5A分級:引領消費升級的“新標尺”
隨著消費理性化趨勢加劇,消費者對“優質優價”的接受度顯著提升。有關方面提出的“積極應用陶瓷磚產品質量等級5A標識”,正是要通過透明化的分級體系重建市場信任。陶瓷企業需主動擁抱這一趨勢,將5A標準融入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1. 以5A分級重塑產品價值認知
5A標識(通常涵蓋環保性、耐用性、安全性、功能性、美學性五大維度)的推行,本質上是為消費者提供一份“選購指南”。例如:
環保性(高等級):限定甲醛、放射性物質等有害物釋放量;
耐用性(高等級):通過耐磨度、抗折強度等物理性能測試;
功能性(高等級):附加抗菌、防滑、調濕等特殊性能。
企業應將5A分級作為產品升級的核心方向,針對不同等級制定差異化的定價策略與服務承諾。
2. 構建5A分級的全鏈路信任體系
推行5A分級不能止步于標識貼附,而需建立從原料采購到終端服務的全流程品控機制:
生產端:引入智能檢測系統,實時監控每片瓷磚的表面缺陷;
流通端: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批次信息可追溯;
售后端:提供“5A品質保障”,承諾非人為損壞下免費退換。
通過公開透明化的品控流程,企業可增強消費者對5A分級的信任感。
三、直面挑戰:從“被動適應”到“主動引領”
盡管標準建設與5A推廣前景廣闊,企業仍需克服三大挑戰:
短期成本壓力:檢測認證、設備改造等前期投入可能影響利潤率,但長期看將轉化為品牌溢價;
行業標準滯后:建議企業聯合行業協會參與國標修訂,爭取話語權;
消費者教育不足:需通過短視頻科普、線下體驗館等形式普及5A價值。
編者語
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政策東風下,陶瓷企業若能以產品標準為支點、以5A分級為杠桿,必將撬動市場格局的重塑。未來的競爭不再是價格的廝殺,而是標準話語權與價值認同的較量。唯有將標準制定權握于己手,方能在消費升級浪潮中傲立潮頭。
(美家網產業研究中心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