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磊和他發明的四工位噴釉機器人系統。 通訊員供圖
自動打包生產線可降3倍以上成本
秦磊是作為高端研發人才被引進佛山的。2007年,秦磊從哈工大博士畢業,進入廣東科信達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來到佛山,秦磊便試圖在工業機器人上大展拳腳。然而,秦磊的想法并未馬上得到支持,公司給他的任務是開發瓷磚自動包裝線。
對陶瓷行業而言,打包是很辛苦的一件事。一包瓷磚的重量在30-55公斤,超負荷的重量會給工人身體造成很大損傷。秦磊花了2年多時間,成功研制了瓷磚自動打包生產線。跟傳統的人工打包相比,自動打包生產線不僅速度快,而且質量高破損少。
更重要的是,相比人工,瓷磚自動打包生產線成本更低,更適合工業化生產。瓷磚打包一包的人工費用大約是0 .24-0 .38元,而秦磊研發的自動生產線則可以將成本降低到0 .08元。對于一個中型企業而言,65萬元一條的瓷磚包裝生產線,一年半就可以收回成本。
一個噴釉系統頂五六個工人
隨著瓷磚包裝生產線的完工,秦磊的工業機器人夢再也按捺不住了。2011年8月,秦磊成立了佛山市金天皓科技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進行工業機器人研發,并將研發定位在佛山支柱性行業,如陶瓷、五金、衛浴、不銹鋼、壓鑄等。
秦磊研發的第一個項目確定為噴釉機器人系統,選擇的仍是陶瓷產業。噴釉機器人系統研發,有著相當的市場需求。近年來,隨著中國勞動力紅利逐漸消失,企業用工越來越困難,陶瓷產業對這點感受尤深。陶瓷的噴釉環節,如今月薪7000元也難招到人。原因就在于,噴釉現場粉塵巨大,極易釀成塵肺病。最近幾年來,塵肺病成為輿論的抨擊對象,人們紛紛譴責噴釉是帶血的G D P。
為研發工業機器人噴釉系統,秦磊帶著十幾人的團隊,奮斗了一年多。工業機器人系統的研發,包括兩部分:一是機器人的設計,另一個是機器人系統,通過機器人系統去指揮機器人噴釉,其原理與電腦硬件與軟件關系相同。
如何才能讓機器人噴的釉效果最好呢?秦磊采取的辦法是,找一個最優秀的噴釉工,讓他來噴釉,通過記錄他的動作軌跡,然后將其數字化,編織成噴釉程序系統。
去年底,秦磊的四工位噴釉機器人系統終于研制成功,噴釉環節無需人工操作,一個噴釉系統可頂五六個工人。而且,秦磊研發的機器人噴釉系統的成本,比國外的便宜四分之一以上,受到市場歡迎。目前,佛山一家大的陶瓷衛浴公司已向秦磊訂了20個四工位噴釉系統。此外,最近一年來,他研發的機器人拋光打磨設備也被預訂了100個,整個訂單金額上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