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半年關于“房產稅試點城市擴圍”的傳言淡去之后,十八大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這意味著我國房地產稅乃至房地產調控思路正在發生大的轉折。
2003年以來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沒有擊中中國房地產問題的要害,使得房地產價格出現“越調越漲”的情況。那么,中國房地產問題的要害在哪?
海通證券(600837.SH/06837.HK)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指出,至少在中國,房價上漲很大程度上是貨幣現象,2005年以來的房地產價格上漲無不出現貨幣的領先增長。《土地管理法》規定,中國只有國有土地才可以進行非農業建設,而國有土地的劃撥或轉讓全部為地方政府所決定。因此土地的不動產性質也決定了土地和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壟斷,導致房價上漲。
同樣重要的是,需求無限制擴張推高房價。中國處于快速城鎮化時期,長期的房貸低利率刺激住房需求增長過快。但中國房地產存量已基本滿足居住需求,供需矛盾未來更多體現在一線城市的供給偏緊。
從3月份以來的政策信息看,新任高層的政策思路已經逐漸切入中國房地產的要害問題,姜超將其歸結為“強調供給、重視保障、完善市場”。如果這一政策思路得以貫徹,未來一個保障有度、市場規范的房地產市場將在本屆執政集體完成:保障房覆蓋面至少達20%;多套房高房產稅率以及利率市場化將取代限購、限貸;地方政府的土地壟斷收益被存量房產稅所取代。
不過,房地產稅可能還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進入立法環節,實施的期限更長。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現有分散在多部門的不動產登記職責將由一個部門承擔,這或是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在短期內的邁出的第一步。
國土資源部負責指導監督全國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動產統一登記,基本做到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政府將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實現有關部門對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的共享。此外,政府還將推動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依法公開查詢系統。
光大銀行(601818.SH)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認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明確農民的房地產權,促進城鄉間不動產要素的流轉,同時也將為房地產調控、房產稅全面鋪開提供基礎信息。【記者 魏楓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