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的連帶效應對其下游家居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其中,家具業也經歷了多年的創新與發展,今時今日仍將面臨市場的考驗。
調控對家具市場影響有限
今年,國土資源部將“防地王”工作作為重點任務和基本要求之一,目標要求將增加公共租賃住房和中小套型限價商品住房供地,以促進房價合理回歸。保障房建設是今年兩會期間,房地產業以及家居業的熱議話題,有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保障房里的商業配套是按照市場價的,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來應對整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轉型,保障性住房可能會成為家居行業的一個新拐點。
在各項房地產新政的高壓下,家具業也將面臨大考。有業內人士擔憂,雖然買房受到限制,但家居建材業供應量卻持續增加,上游產業與下游產業錯位以及僧多粥少的情況,對家具業也將帶來營銷戰的加劇。金牌櫥柜北京公司總經理劉建博則表示,雖然房產政策對整體家具行業有一定影響,但低端尤其是中端偏低端的客戶,縮緊比較快,而高端客戶反而比往年有少量增長。他認為,政策調控影響更多的是中產階級對房產的消費和對家具的消費。國內多個品牌家具賣場的負責人同樣表示,樓市的緊縮不代表消費者需求量的下降,今年的家具市場仍然被看好。而且,隨著保障性住房的不斷增加,一些物美價廉的家具產品也一定會吸引部分低端客戶的注意。
家具業的發展前景依舊廣闊
以整體家居行業為例,商家若能夠率先搶得先機,就能搶占更多的市場。據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在我國城市居民家庭中,整體家居擁有率僅有6 .8%,這個數字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72%的平均水平。有關專家預測,在未來五年的時間里,我國將有2900萬套整體家居的市場容量,平均每年580萬套,整體家居市場在今后三至五年內將出現“井噴”現象。
但家具零售營銷戰術或將升級,業內人士認為,若根據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的分析,當人民幣升值3%,沿海的傳統密集型企業利潤率將會降為零,若升值5%以上,就會有大量包括家具企業在內的傳統密集型企業倒閉。因此,今年將有更多家具企業轉向內銷開拓國內市場,家具零售業的外部壓力將明顯增加。再加上賣場增加,也將帶來營銷和促銷的升級。
對于如何應對樓市調控給家具市場帶來的影響,很多商家已經做好了預案,將在未來加大營銷力度,以彌補市場差額。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整體的家居消費市場還不夠成熟。有裝修新房打算的教師白曉凱對《中國聯合商報》表示,“雖然現在消費者對于家具的質量、環保性方面也日益重視起來,但對于大多數中低端消費者來說,選購家具的主要標準還停留在價格上,因此,從行業角度來看,商家之間的價格戰還會延續,這并不利于提升家具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商家還是應該多注重怎樣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家具業的發展前景依然廣闊,據了解,從2009年開始,我國的家具產業園就快速布局群雄并起,家具產業園在廣東、浙江、江蘇、江西、河北、湖北、四川、遼寧、云南、陜西等地紛紛拔地而起。
家具銷售也需創新思路
市場從來不缺少消費需求,但是缺少吸引消費者的創新產品和創意服務,隨著行業的發展和市場多元化的需求,創新的理念逐漸顯現其重要性,這一點在家具行業也同樣適用。
在家具款式方面,廣東圣吉家具總經理助理周鋒曾表示,中國是家具生產大國,但不是家具生產強國,必須要通過加強品牌運營和款式自主創新,才有可能將企業的自主品牌做大做強。同時在材料的選用上也得花一番心思,例如,現在流行的玻璃家具相比較傳統家具,樣式更為大膽前衛,功能也更趨于實用。玻璃家具不易受室內空氣影響而變形,安全環保、無污染,而且能與室內設計百搭,以其既能隔離又能通透的獨特性而廣受歡迎。
在銷售方式上,隨著80后逐漸成為新興的消費群體,網絡營銷成為未來家居行業發展的新趨勢,網絡市場也將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曲美家具總裁趙瑞海表示,在曲美網上商城正式上線的一年多時間里,以網上銷售的一款桌子為例,其線上線下銷售的比例已達到4:6,網上商場直接拉動曲美銷售額增長30%。據了解,美國家具網購銷售量已經占到總銷量的40%,而目前國內在這方面占的比例還很小。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李靜對《中國聯合商報》表示,“今后,網購也將成為家具業重要的市場營銷渠道,這樣可以通過電子商務這個平臺進行特價直銷,降低成本,消費者也可從中獲利,既方便又能買到質量上不縮水,而且價格優惠的家具。當然,對于網購的售后問題,消費者應與賣家及時溝通,以便放心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