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過億元的南召蓮花溫泉水城初步建成,總投資50億元的淅川丹陽湖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總投資15億元的鎮平依帝山旅游風景區等簽約項目相繼開工,方城“絲路之源”旅游項目已在北京對接……
再看南陽武侯祠、寶天曼、恐龍遺跡園等各個成熟景區,隨著春天的來臨,游人如織。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南陽已接待游客33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6.6億元,同比增長11.4%、16.1%。2010年,南陽共接待游客186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5.6億元!
南陽,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在全面實施“四個帶動”戰略的過程中,旅游業發展在項目、品牌、服務帶動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圍繞大交通,開拓大市場
今年3月23日至24日, “南陽・武漢旅游推介會”在武漢成功舉辦,南陽市旅游局與湖北旅游集團海外旅行社合作成立了南陽旅游武漢辦事處。4月21日,“南陽・杭州旅游推介會”在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杭州市舉辦,南陽、杭州政界有關領導和旅游企事業負責人、新聞媒體記者200多人歡聚一堂,暢談旅游合作事宜。
這個春天,南陽市組織西峽、內鄉、桐柏等旅游重點縣,紛紛走出大門,向外推銷自己,開展旅游區域合作。
地處豫西南的南陽,占據全省近14%的土地,“一腳踏三省”,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近年來,南陽構建立體交通體系的步伐明顯加快:滬陜高速、二廣高速、焦桐高速穿境而過,南陽機場增設了南陽直飛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杭州等地航線,南陽火車站則開通了南陽至上海、南京的始發列車。
因此,南陽發揮交通優勢,堅持走旅游區域合作發展之路,每年均要到北京、武漢、鄭州、西安、杭州等地舉辦南陽旅游推介聯誼會,以旅行社為紐帶,推出旅游區域合作優惠政策,建立旅游區域合作聯動機制,實現優勢互補、產品互推、市場互動、利益共享。
統計顯示,每到旅游旺季,南陽來自外地的游客比例已超過60%,初步形成了以西安、武漢、鄭州為三大支點,以二廣高速和焦枝鐵路、滬陜高速和寧西鐵路為兩軸,以周邊500公里為半徑的旅游客源市場。
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開工建設,南陽旅游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南陽市正在聯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16個城市,成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城市旅游合作聯盟,致力于打造一個新的旅游經濟合作帶和增長點。
引進大項目,推動大發展
旅游是典型的綠色、低碳產業,南陽市緊緊抓住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重大機遇,廣泛開展旅游招商引資活動,以項目為抓手,實施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推動了旅游業的轉型升級。
統計顯示,南陽去年以來累計完成旅游投資40多億元。目前全市共實施旅游項目79個,其中,續建項目46個、新開工項目27個,已簽約6個。請看:
國際玉城,已完成投資3億多元,以玉文化為主題,建成了500多套仿古商鋪和配套景觀,打造了氣勢恢弘的古建筑群。
蓮花溫泉水城,已完成投資1億多元,建成了全省一流的接待服務設施,推出了溫泉度假和旅游地產等新型旅游產品。
恐龍遺跡園,實施了二期工程,已投入9000多萬元,新建成了恐龍3D影院、嘉年華、水上樂園等娛樂項目,豐富了景區內涵……
今年以來,南陽旅游引資的兩個重頭戲:總投資50億元的丹陽湖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總投資15億元的依帝山景區已開工建設,正在加速向前推進。
南陽大地上,正在掀起新一輪的旅游開發熱潮。
堅持大融合,培育大產業
在西峽,有一項活動萬人矚目:張仲景祭拜大典。
每年的這個時候,近萬名社會各界人士聚集在醫圣山張仲景18米巨型雕像下,和身披黃色綬帶的老中醫一起,虔誠祭拜醫圣。
祭拜儀式后,市民們還可游覽百草園,參觀宛西制藥生產流水線,品嘗特色藥膳……
如今,宛西制藥開發出的這個工業旅游項目,內容越來越豐富:既有現代化的中藥生產線,又有底蘊豐厚的仲景文化廣場,還有游客購物的理想場所――張仲景大藥房……
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的就旅游抓旅游的觀念已不適應現代旅游產業發展的要求。面對新形勢,南陽市堅持融合發展的新理念,把旅游的觸角向一二三產業延伸,大力培育旅游新業態,使旅游業發展的空間得到了有效的拓展。
南陽臥龍區地處城鄉接合部,這個區高起點編制了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確立了以農載旅、以旅促農的農游一體化發展戰略,加速農綜開發、新農村試點建設、小城鎮建設、文化餐飲網點建設與旅游業發展的有機融合。
目前,這個區已建成了十多處景區(點)、50多家農家樂(鄉村酒店)和十多處旅游購物點,形成了以獨山、龍王溝景區和歷史文化名勝為中心,以農園、新村、古鎮和眾多農家樂為群帶的近郊一日游。2010年,這個區全年接待游客246.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3.9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