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可以說是各行各業施展營銷手法的大舞臺。在經歷了08年北京奧運和廣州亞運后,陶瓷衛浴企業嘗到了奧運帶來的甜頭。如今倫敦奧運已經開始,陶瓷衛浴各個商家又不約而同的玩起了奧運營銷。奧運營銷中各個企業的玩法也大不相同,要想在奧運賽事上成為最大的贏家就要看各個企業奧運營銷的手法了。
陶瓷衛浴奧運營銷玩法一:小投資引關注——體育明星展臺吸眼球
代表玩家:富蘭克衛浴、路易•華倫天奴瓷磚
在今年上海廚衛展期間,富蘭克衛浴邀請體操冠軍楊威為其展臺,在缺乏大牌的展會現場倒是吸引到不少看熱鬧的眼球。而路易•華倫天奴瓷磚也曾邀請奧運跳水冠軍胡佳為其重慶旗艦店開業展臺。
此類體育營銷其實更像明星營銷,借助體育明星的知名度在短時間吸引到客戶的眼球,對終端促銷活動或者短時間的拉動效果較為明顯,但限于活動影響力本身,此類玩家最多只能算體育營銷的初級玩家,對更為廣大的終端市場和品牌傳播方面無力應對,體育營銷各方實力還需提升。
陶瓷衛浴奧運營銷玩法玩法二:冠名比賽多方位強勢植入
玩家實戰記錄:
2010年,諾貝爾磁磚買斷中超杭州綠城三年的冠名權等;
2010年,嘉俊陶瓷贊助廣州恒大足球隊;
2011年,L&D陶瓷獨家冠名2011—2012中國女籃甲級聯賽
2012年,順輝瓷磚贊助2011-2012賽季CBA籃球聯賽
2012年,法恩莎冠名世界女排大獎賽佛山站
比起初級玩家,以上這些陶瓷衛浴企業在資金投入方面顯得更為大氣蓬勃,也更容易讓人印象深刻。陶瓷衛浴作為關注度不高的產品,通過體育營銷通過賽事的傳播,可以達到快速提升和擴大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的效果,而且與其他榮譽相比,冠名有影響力的比賽顯得更為權威。無論是對終端推動還是對品牌提升,都有不錯的積極作用。
但由于這類體育營銷的投入相對比較大,一個比賽或者聯賽,稍微有點影響力的其冠名費不會少于百萬級,如果企業沒有規劃好如何將體育營銷與企業自身品牌文化聯系在一起,僅僅是想著與體育搭上邊就能夠得到效果,這樣的玩家風險較大。
陶瓷衛浴奧運營銷玩法玩法三:冠名球隊讓你“愛屋及烏”
玩家實戰記錄:
2006年,馬可波羅陶瓷冠名CBA東莞新世紀球隊
2011年,箭牌瓷磚贊助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2012年箭牌瓷磚助力倫敦奧運
2011年,蒙娜麗莎陶瓷正式成為廣東省武術散打隊2011—2012年度唯一冠名單位。
2012年,益高衛浴與中國國家游泳隊達成戰略合作
2012年,美陶磁磚與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達成戰略性合作,中國女排將應邀出任美陶磁磚的品牌形象代言。
你愛或者不愛我,我的名字就跟你的愛人聯系在一起。經過冠名或者贊助比賽后,陶瓷企業在體育營銷方面的表現再次升華,直接將我的名字放在“你的姓氏”后,讓品牌與隊伍不離不棄,讓觀眾對其愛屋及烏。這招來得更狠,也更有成效。早在2006年,馬可波羅就獨辟蹊徑借CBA這一高關注度的平臺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并取得巨大的成功。此案例成為建陶品牌一次大膽的實驗,對整個建陶行業的品牌營銷而言,馬可波羅告訴我們:陶瓷品牌也能借力體育營銷產生質的飛躍。
這類營銷的“燒錢”程度就不言而喻了,但懷著高投入高回報的心態,不少企業依然紛紛試水。最終是造就另一個神話,還是鎩羽而歸,需要品牌找準定位。在目前大家都往體育營銷上面擠堆的時候,更應該保持理智。體育營銷不是曇花一現的短期行為,是長期、持續性的戰略規劃,是一個需要強大資金支持和配套執行的系統工程。
在倫敦奧運開幕前的這兩個月時間里,可以預見還會有更多的企業和品牌會與奧運或體育進行各種各樣的聯系。在這樣的體育營銷浪潮中,誰又能成為最大的贏家?這還需要市場來做評判,但無論如何,這些體育營銷事件讓本身低關注度、低認知度的陶瓷行業迅速廣為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