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燈究竟會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有多大的影響?
廢棄節能燈對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其內含的重金屬汞。
據了解,廢舊節能燈的毛管、燈頭、鎮流器、塑料件四大構成部分不同程度存在汞、鉛、多溴聯苯等有毒有害元素。有數據顯示,一只節能燈所含的汞,滲入地下后會污染約180噸水及周圍土壤。
上海照明學會理事長俞安琪認為,網上流傳一支節能燈可污染180噸水的說法過于夸張。他介紹,能污染180噸的水只成立于節能燈生產使用“液態汞”的時代,當前絕大多數的生產企業都使用固態汞,只有極少數企業還用液態汞。固態汞在節能燈生產過程中和常溫常壓下基本不會溢出汞。
他說:“采用固態汞的節能燈在使用中,通過燈絲的加熱和電場激發,緩慢地溢出汞形成氣體放電,節能燈若打碎了,這部分溢出的汞就會跑出來污染環境。但是,現在每個節能燈總的用汞量僅為2mg左右,在節能燈打碎后也不會全部跑出來,跑出來污染環境的汞大約為1.5mg~1.8mg,將污染大約30噸左右的水。”這個數字比以前采用“液態汞”的節能燈造成的污染小很多。
“固態汞”只要不揮發溢出就不易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當揮發溢出后被動、植物吸收,汞在動、植物中就會積累,形成比周圍環境高十幾倍到幾十倍的濃度,再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而造成危害。自然界的煤中也有汞,火電廠燒煤過程汞揮發量的積累也不少。
污染小并不代表不污染。俞安琪說,目前的問題是,假如將很多節能燈都丟棄集中在一個地方必然會造成污染,人類活動往往集中在一定的區域,這便會造成局部地區汞的含量特別高。因此,俞安琪認為國家特別需要建立相應的“有償”回收機制,將廢棄的節能燈回收利用。
業界表示,隨著工藝技術的提升,新型節能燈中的汞含量已經變得非常微小,但是早期生產的節能燈,卻因為工藝技術比較落后,汞污染等問題比較突出。節能燈的使用壽命在3年左右,也就意味著,目前已到了節能燈初期產品集中報廢的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