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登陸港交所求廉價融資通道
國內唯一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的房企綠地集團昨日成功借殼盛高置地,更名為“綠地香港”,這標志著綠地成功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據悉,境外融資正刺激中國地產業發展,目前十余房企欲赴港上市。
盛高更名綠地香港
今年5月,盛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與綠地控股集團聯合宣布達成股份增發認購協議,8月27日正式更名為綠地香港,綠地將持有盛高擴大股本后60%的股份,實現最終控股。據悉,盛高置地在內地發展了8年,在香港上市7年。
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綠地香港未來將是母公司綠地集團的重要增長極。綠地香港計劃實現2014年1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50%以上、2018年500億元的全年合約銷售目標。
香港融資渠道更容易
為何選擇在香港上市?業內人士分析,盡管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曾公開表示“不差錢”,但隨著綠地開始轉型,尤其是在商業地產方面的重心挪移,其快速發展對資金的需求仍比較大,綠地借殼赴港上市,是想打通在海外資本市場的渠道,增加資金。
“我們現在看到香港市場繼續有一些正在香港聯交所審核的企業,大概還有十來家地產公司準備在香港主板上市,我們瑞銀手上也有幾個案例。”在日前舉行的2013博鰲房地產論壇上,瑞銀證券董事總經理、瑞銀投資銀行中國區主席趙駒就透露,房企希望在境外市場有一個平臺,這個平臺不光是股本融資,在債券融資方面更為容易,因為上市公司本身也更容易得到評級公司的評級。
房企爭拓海外市場
在房地產調控的大背景下,中國房企紛紛轉向海外尋求發展機會。昨天,綠地與泰國正大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擬在泰國曼谷、芭堤雅合作投建一攬子房地產開發項目,總投資逾人民幣120億元,這也將是綠地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以來首批合作開發項目。
據了解,在國內急速擴張的同時,今年綠地的海外業務也加快步伐,已經完成了三次海外拓展。其中,7月收購美國洛杉磯大都會項目耗資10億美元,是中國房企目前在美最大一宗房地產收購案,目前,綠地在海外已成功進駐四大洲六個國家八座城市。
事實上,萬科、碧桂園、綠地等龍頭房企拓展海外投資如火如荼,根據中國海外投資聯合會公布的數據,2012年以來,中國內地開發商在海外的房地產項目(含已確定投資計劃的項目),總規模超過百億美元。(記者趙燕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