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游學設計周·筑夢羅浮宮”特邀嘉賓林振中教授
背景:由羅浮宮陶瓷聯合廣州國際設計周主辦的“游學設計周·筑夢羅浮宮”唐山站于8月29日隆重舉行。港臺著名設計師林振中出席活動現場,并帶來“優雅的喬治亞風格與東方文化的碰撞”的主題演講。在接受記者采訪中,他提出“4W+1H定位法則”,并對羅浮宮“愛丁堡石”系列產品贊賞有加,表示考慮將其應用到公司所在北京的最新項目中。
港臺設計師林振中出席“游學設計周·筑夢羅浮宮”現場
1、剛剛參觀完羅浮宮陶瓷展廳,看到您對羅浮宮“愛丁堡石”系列產品非常感興趣,那么我想問一下,您設計的時候選材的標準是什么?
【林振中】以瓷磚為例,不論通體磚還是釉面磚,很多人追求的就是石材的仿真程度。但單像還不行,必須把它的靈魂表現出來,包括它的自然精神、石材的特色。市面上有很多仿石材的磚,很多都沒有把石材的靈魂體現出來。但我覺得羅浮宮陶瓷能把不同石材的魂給表現出來,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像“愛丁堡石”,天然石材般自然的紋理,每一片紋理、顏色不盡相同。我正在設計的北京CBD一間餐廳,正考慮使用至少三到四塊不同的灰色系瓷磚,印象中其他牌子只有三個灰色給我挑,但羅浮宮“愛丁堡石”,一種灰色竟然有十幾種不同的表現手法,這才是我想要的。
再者,我覺得設計就是策劃。根據4W+1H定位法則(Who、What、Where、When、How)進行分析,那就很容易去設計。甲方為什么要投放這個產品;受眾群是誰;特別分析地點在哪里,做的不同風格跟地點有關系。如果你人均消費兩百,裝修成三百的感覺,那么人就不怎么會去。
2、林老師,現在很多業主都喜歡歐洲風格中能運用點中式元素,簡約時尚的同時體現東方的文化內涵,您認為普通家裝該如何把握中西元素的運用?
【林振中】歐式基本上是從歐洲西洋史來。從羅馬、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一路走過來。因為宗教關系,開始影響到整個西洋史的發展。但說白了,歐式風格的影響還是由國力強盛決定的。歐風有很多種風格,具體看你適合哪一種。設計師要懂得如何把這個度把握得剛剛好。從這一點講,設計師必須要懂人文、美學,包括色彩搭配,從而引導客戶做最適合自己的設計。
這里還要強調“4 W”。Where,樣板間在哪里?在第幾層?朝向在哪里?有些房子為了強調周邊的景觀會把樣板間拉到很高。有些房間朝向向北或西,在選擇配飾顏色時就不要太深……比如,小區的一層,看過去可能是花花草草;第三層是樹梢,第九層可能看到對面的屋角,紅色的屋瓦,顏色就帶進來了。可是達到20層,可能就看到南湖,風景特別美。如何把顏色引進居室,在顏色搭配中很重要。所以同棟樓同種戶型,可能一樓適合這種風格,到四樓就不一樣了。所以設計師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力。
林振中教授參觀羅浮宮陶瓷展廳
3、、您剛提倡的4W是您的設計原則,應該是所有設計師都能借鑒的。那設計的時候是不是都得先考慮這些方面?
【林振中】我做設計之前,一般都先做腳本。主人是房子的靈魂,一套房子不能沒有靈魂。所以,設計中我都會根據居住對象來分析:為什么要住這里,總有一個人的經歷的旅程的過程;他的家人是什么類型等。能考慮人這個因素,那么他們去看房子的時候就已經不是講究戶型,不是看空房,正如你住酒店和到朋友的房子是不一樣的感覺。設計要具備第六感,要把精神和魂體現出來,所以我現在提倡“生活美學”。要把他們覺得美的東西體現出來,并引用到房子的設計里。另一方面,設計應講究“五覺”,如何讓客人在眾多樣板間中記住設計從而決定買這套房子,僅僅靠視覺是不夠的,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都要做進去。如果歐式風格的設計空間,播放中式音樂,感覺是很不搭調的。
4、您設計過很多會所項目,您是根據4W這個原則來設計的嗎,能不能具體給我們講講?
【林振中】我設計的會所很多,特別是高爾夫球會所。首先我會分析:離市中心近還是遠;到底誰在打,是會員還是公眾,我都分得很清。如果功能不一樣,是無法用一個公式套進去的。舉個例子,海南島三亞,旅游景點。所以去打球的人很少自個開車,一般都住酒店,而且是一大班人一起。他們怎么打球,會經過什么地方,這些都是要考慮進設計中去。然后,高爾夫球會所永遠是高爾夫球會所,不要變成五星級酒店。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設計師必須是博學的。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了解里面的故事。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就像我很講究美學這個事情。(文、羅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