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冠珠陶瓷“冠愛行動•美麗童行” 大涼山愛心之旅Ⅱ進山入第六天。請看冠珠小編從捐贈一線發回的報道:
第一站:瓦崗村小學
一大早起來,就聽到瓦崗村小學的孩子們在用功讀書。
相對于大涼山其他學校來說,該校教學水平相對較高,學生成績也都還不錯,一年級的學生基本上都能用普通話和我們交流。
與其他學校一樣,這里的宿舍條件也非常之差,再次沖擊了我們的眼睛。
捐贈完這里之后,我們要去位于大涼山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的俄公村小學和遷移村小學。一出房間,我們的手機就沒有信號了。
上山之路非常艱險。我們乘坐的摩托車在幾千米的高山上盤山而上,一會兒一個急轉彎。路上許多地方很窄,路面滿是小石子,下面就是陡坡,就在這樣的路上,我們坐了4個多小時的摩托車。
第二站:俄公村小學
該校只有兩個年級,總共才30多名學生。學校教室的天花板就是一塊固定的薄板,很多地方都爛了,現出一個個漏洞。
這個小男孩叫尹日布,今年7歲,讀一年級。他的爸爸是個啞巴,媽媽有一只眼睛有視力障礙,家里很窮。可是他非常懂事,平時買了好吃的,都會跟同學一起分享。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他。
很想讀書的殘疾孩子馬日布一大早翻過兩座大山,在門口等著我們。我們送了他四本書,又給了他一些錢,希望對他能有所幫助。
扶貧先扶志,扶志先扶智。只有這樣的扶貧助學,才能真正的幫助人……我們的愛心捐贈和葉阿爸幫助大涼山兒童的方法相似,即通過結對子定點幫扶,重點資助那些家庭特別困難而又特別愿意上進的貧困兒童,用愛心喚起他們心中的希望,鼓勵和支持他們通過求學改變命運。
除了捐贈圖書和書柜,我們還捐贈了20名特困生。這是工作人員將善款送到孩子們手中的情景。孩子們拿到錢很開心,但又特別怕生,顯得無比拘謹。
到中午吃飯時間,孩子們吃的都是從家里帶來的盒飯。有的是煎雞蛋,有的是炒土豆,聽說這樣的伙食對他們來說已經算是最好的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第三站:遷移村小學
這個學校只有二年級,19個學生。和其他學校相似,學校的各項條件同樣都很差,操場上只有一個孤零零的籃球架。
在這里,我們參與了孩子們別開生面的主題班會。孩子們雖然很羞澀,但都很勇敢地說出了屬于自己的理想。
這個小男孩很大膽地站起來,說出自己的夢想——長大后想成為一名航天員。
在遷移村小學,我們捐贈了10名特困生。
拿到書后,孩子們馬上沉醉其中。書里的精彩世界讓他們完全忘了身處大山深處的落后世界。
將此刻定格,冠珠陶瓷和各位好心人士必將成為他們記憶里非常有意義的一部分。
在我們返程的時候,再次經過俄公村小學,那20名特困生的家長都拿著自家的特產,在學校等了我們一個多小時,無論如何堅持要我們收下。感謝村民的熱情和心意,只要你們以后能過得好,我們做的這一點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路又坐摩托車回到瓦崗村小學,大家都顛得頭暈,渾身酸痛。但看到熊熊燃起的篝火——為了感謝葉阿爸和愛心人士的到來,瓦崗村小的老師和同學們組織了一場特別的篝火晚會——我們的疲勞仿佛一下就消失了。
大家開心地圍著篝火唱呀,跳呀,整個學校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熱情洋溢的舞蹈結束后,孩子們開始唱歌。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前展示自己,剛開始都有點緊張,但到了后面都爭先恐后,《感恩的心》、《愛的奉獻》、《希望》、《從頭再來》,一首接著一首,仿佛不知疲倦,高音的部分唱不上去,他們就扯著嗓子使勁地吼。
我知道他們是用歌聲在表達對葉阿爸和愛心人士的感謝,唱的越多、越大聲表達的感謝就越多。通過晚會,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的生活雖然艱苦,但他們中間不缺優秀的可造之材,他們的精神面貌就像他們的歌聲一般激揚、高亢。真希望他們的生活永遠像現在這么開心!
帶著這份美好的心愿,我們明天將繼續深入大涼山捐贈,敬請大家關注!
(作者/盧文英、鄒思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