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真皮沙發遭遇潛規則
真皮沙發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可是,面對真皮沙發的熱銷,一些商家卻動起了歪腦筋,在真皮上做起了文章。不知情的消費者就這樣被潛規則了。
記者從市消協了解到,經常有消費者對所購買的真皮沙發進行投訴,其中既有用假皮冒充真皮的,又有用半真皮冒充全真皮的。
是否真皮商家說了算
消費者祁先生花8000多元買的真皮沙發使用1年多后,皮面就出現了大塊掉皮。找到商家理論,商家認為是祁先生使用和保養不當造成的。經專業人士辨別,這套沙發根本不是真皮的,而是仿皮的。
近年來,隨著仿皮技術的提高,以往的人造革已經升級換代,其外觀與真皮非常接近,幾可亂真。如果不看皮革背面基材的話,普通消費者很難推斷是真皮還是仿皮。
針對真皮沙皮市場的亂象,記者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不少商家只是宣稱所售的是真皮沙皮,卻拿不出相關材質證明。
在我市某家居城,記者詢問1套價值1萬多元的沙皮是否是真皮的,商家表示“絕對是真皮的”。“有沒有沙發是真皮材質的證明?”商家說:“沒有,但你一看就知道沙發是真皮的,我們這么大的家居城,怎么可能騙你呢?”
根據國家制定的《家具使用說明》有關規定,在市場銷售的家具必須配備使用說明書,說明書應該寫明家具原輔材料、規格尺寸等內容。
真皮沙發有所謂行規
武女士花1.8萬元買了1套真皮沙發,購買時銷售人員說是牛皮的。使用過程中,武女士發現沙發只有座面為真皮,找到商家要求退貨,卻遭到拒絕,商家的理由是按“行規”,“與人體接觸部位是真皮就叫真皮沙發”。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人體接觸部位是真皮就被稱為真皮沙發”是行業潛規則。一位商家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售價1萬多元的真皮沙發都是在與人體接觸的部位用真皮,其他部位用的是仿皮。全皮沙發要比半皮沙發的價格貴1倍。
對于“人體接觸部位”的認定各商家也有所不同,有的商家說包括座面、靠背前面、扶手面,有的商家則認為只要座面是真皮就行了,因為其他部位不用承受太多的壓力,用真皮沒有必要。看來商家是以“行規”為借口,把真皮沙發潛規則了。
根據國家輕工業行業相關標準規定,全皮沙發指除沙發座底部外,外表全部使用天然動物皮革包覆的沙發。只在沙發座面、靠背前面、靠背上沿面和扶手內側及扶手上沿面使用天然動物皮革包覆的沙發只能稱作“主要部位皮革沙發”。看來,所謂的真皮沙發只不過是商家依消費者的喜好,打出的賣點而已。
真皮、全皮概念要分清
全皮沙發是整個沙發全部都是真皮做成,半皮沙發的背部、底部以及其他一些隱蔽部位則用仿皮代替真皮,從而降低了沙發的造價,相對來說經濟實惠。但是市面上有許多商家銷售半皮沙發,用“真皮”代稱,讓很多消費者以為是全皮沙發,上當受騙。
《消法》明確指出,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因此,消費者購買真皮沙發前,一定要仔細閱讀、索要使用說明書和產品材質介紹,并問清楚哪些部位屬于真皮。并在發票上詳細寫明是哪種皮質,不能以統稱代替個別,以免上當后索賠無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