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率先在全國全面實現“煤改氣”的泉州產區,面臨限制用氣量、停部分窯爐的尷尬。而限氣、分片區停氣的原因源于新奧上游“中海油晉江分輸站”超負荷供氣,存在安全風險。
為避免超負荷運行導致安全事故或突然停氣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5月18日,晉江新奧燃氣有限公司向晉江市政府提交“關于分片區停供天然氣的緊急報告”,該報告還附上了“晉江新奧燃氣保安全、保供氣實施詳細方案。方案一:建陶企業主動減少用氣量。5月19日零時前發放告知函,各建陶企業在現有實際日用量的基礎上減少日用氣量的17%,并列出了各企業減量的具體明細。方案二:建陶企業分片區停供。在方案一無法有效實施情況下,5月21日零時立即采用分片區停供措施,將晉江建陶用戶分為6個片區進行輪流停供,每個片區停供時間為15天,以此類推。確保供氣安全。
晉江、南安兩地近200家企業主,來到新奧燃氣公司討說法、協調解決之道,并在新奧大樓門口拉起橫幅。
限供引發嚴重后果
供氣方處于安全考慮,限制陶瓷企業用氣量來避免管網供氣安全風險,可供氣不足將給陶瓷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據陶企反映,雖然近年來建陶市場需求不旺,可殊不知第二季度是建陶生產企業的旺季,大家都在忙排產;而且窯爐停半個月后重啟生產需要8天左右時間升溫以及小維護,生產不了幾天又到了停產時間;還有已接訂單無法如期履約,需承擔法律責任;氣壓調整波動對生產造成不良影響等等損失誰來買單?還有投資幾百、幾千萬的技改后不能生產咋辦?從此引發的一連串社會問題后果不可想象。
為此,晉江、南安兩地陶瓷企業反映激烈,紛紛要求要么新奧滿足企業用氣量的供應,要么減量部分政府允許用“水煤氣” 補充至供氣正常。陶企表達訴求合情合理,并希望政府能及時協調解決。
安全、減排兩條紅線
泉州陶瓷行業煤改氣為福建省、泉州市完成減排目標做出了重大貢獻。為鞏固泉州陶瓷行業煤改氣取得的減排成果,防止在限氣事件水煤氣回潮,5月20日,泉州市減排辦發出“關于加強建陶業lng替代工作的通知”,該通知要求晉江市政府、南安市政府充分認識減排工作的嚴肅性;積極做好宣傳解釋溝通工作共度難關;強化監督管理嚴肅查處違法行為。
5月27日,福建省環保廳有關領導在晉江考察時也表示,恢復水煤氣是不可能的事,新奧要采取措施保證供氣并控制價格;陶瓷行業為全省順利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值得其它行業學習;省有關部門將繼續爭取計劃內5萬噸天然氣指標給陶瓷行業。
晉江、南安兩地近200家企業主,來到新奧燃氣公司協調解決之道。
安全、環保兩條紅線誰也不會踩,從目前情況看,在紅線之內或許難有解決辦法,更何況泉州陶瓷行業積極配合政府減排還受到各級領導的贊可。如何在兩條紅線之外尋求解決之道,需要擔當、需要智慧。
集體討說法、盼解決良策
5月29日上午,晉江、南安兩地陶瓷企業近200人自發來到新奧燃氣公司討說法、協調解決良策。發酵數日的“限氣風波”企業終于集體站了出來。記者在現場認真聽取陶瓷企業訴求,你們收取我們開口費,簽合同時信誓旦旦說保證滿足供氣,而如今煤氣站也拆了,在生產正酣的時候卻說管道超負荷,要限供、停供,你來承擔損失、你來給我們員工發工資!部分人員情緒開始激動。現場聽到企業反映,為了轉型升級,投資了幾千萬改造、購買噴墨機等新裝備,現在要投入生產,卻沒有燃氣,這可是關乎企業生命的大事!你們新奧要拿出具體解決辦法,或請示政府限量部分讓水煤氣來彌補。
整個上午的協調會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結果,新奧公司總經理張曉明表示,目前新奧還是頂著風險維持4月份的供氣量;下午向市里協調擴容事項,反映企業心聲,及時向企業通報最新情況。
維持4月份供氣量,意味著停窯檢修、技改后現在要開啟生產的窯爐,新奧公司是不給供氣的,據統計南安、晉江兩地有90幾條窯爐等著開啟。由此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據行業人士估計,新奧一旦實施限供、停供方案,泉州產區60%企業不能生存;如果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等一年半載燃氣管道擴容,或許到那個時候泉州產區已不存在了。
泉州陶瓷企業積極配合政府節能減排工作的落實,主動實施轉型升級工程,咬緊牙關在沒有利潤邊緣維持生產,投入巨資技改,加上區域能源不公平,原本就飽受巨大生存壓力的泉州陶企,此次限制用氣量無疑又是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