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下轄2區1市15縣,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贛州市總人口926.7萬人,非農業人口189.1萬人,占總人口的20.4%。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贛州建材的消費潛力不斷釋放。近年來,居民消費能力也趕超九江,僅次于南昌,位居江西省第二。
贛州處于東南沿海地區向中部內地延伸的過渡地帶,為贛閩粵湘四省邊際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是珠三角經濟區和海西經濟區在中部的最大最近的共同腹地。近年來,沿海地區產業轉移,贛南作為第一承接地,也帶動了城市的發展。
2012年6月,《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贛南蘇區振興發展上升為一項國家戰略規劃,贛州在中國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
贛州這樣一個容量大,前景好的開發型城市,陶瓷市場處于怎樣的發展階段,競爭格局如何,未來的發展方向又怎樣?近日,記者走訪了贛州建材市場。
一座城池的市場變遷
相比于贛州日益提升的經濟地位,贛州主城區僅有的兩個建材市場顯得有些薄弱,正如興輝陶瓷經銷商賴小球所言,“建材市場跟不上城市的發展”。
贛州第一個集聚的建材大市場———贛南建材大市場于2000年建成,占地230畝,有600個店面,入駐商戶380家。據贛南建材大市場有限公司吳姓工作人員介紹,起初的2000-2005年建材大市場內的商戶流動性很大,目前已經飽和,陶瓷商戶約有90家。據走訪了解,像蒙娜麗莎、馬可波羅、諾貝爾、宏宇、東鵬、鷹牌等國內知名品牌,贛南建材大市場內基本上都有。但作為老建材市場,低檔的批發商鋪還是占了一半。正如賴小球所說,老建材雖然賺得很多,但是展示相對低端。
隨著城市的發展,更多的陶瓷品牌進駐贛州市場,4縱6橫的贛南建材大市場已經滿足不了商戶的發展需求。2009年,與贛南建材大市場一路之隔的精品建材市場開街。一開街,興輝陶瓷就拿下店面,賴小球表示:“老建材市場太小,很多優秀品牌沒法進來。”在定位上,精品建材市場的品牌相對高端。精品建材市場的開街,不僅擴容了贛州的建材市場,也帶動了建材市場的升級。但這條100米左右的建材街,50家店面,陶瓷商戶也不過8家,很多品牌只能零散地在建材街附近另立門戶。順輝陶瓷就在遠離市場的小區門店,順輝瓷磚首席產品指導師蕭茹丹,就表達了這種無奈,“遠離市場,地理位置偏僻的確對客流量有影響。”
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知名泛家居賣場在全國遍地開花,也經歷了撤場、退市的幾輪發展洗禮,在贛州這樣一個三線城市,卻難覓一個大型家居賣場的身影。據了解,在贛南建材大市場對面,一體式高端泛家居賣場永安居已于2013年底開工,預計2015年落成。
從贛南建材大市場建成至今,贛州陶瓷市場的發展也不過15年,經過了賣方市場的黃金時期,在贛州建材市場潛力日益勃發的今天,陶瓷市場也將進入一個新周期,面臨轉型。
一路之隔的市場搶奪
目前,贛州的陶瓷品牌有150余家。位于贛南建材大市場的陶瓷品牌因為進駐贛州市場比較早,有了一定的品牌基礎,消費者比較認可。作為一個三線內陸城市,贛州還處于依賴人情熟人的社會階段,因此市場也相對固化。
在老建材市場做了十多年的建材品牌,日子還是比較好過,贛州鷹牌總經銷羅華生就表示:“狼還沒有來。”在贛南建材大市場看到的場景也是,夫妻店的坐商形式還是存在,當問及精品建材市場的沖擊時,也表示對自家影響很小,因為渠道穩定,靠著口碑傳播,老客戶也經常上門。
隔著一條馬路,兩邊的建材市場場景完全不同,老建材里的陶瓷商戶有穩定的渠道和客戶源,還是比較安逸。精品建材廣場的陶瓷品牌,因為在市場上時間比較短,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還不夠。雖說贛州市業主的消費理念已經有了改進,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重視品牌。但要從老品牌那里搶奪市場還是要費好大一番力氣的。
新進品牌為了打開市場,廣告推廣,各種聯盟活動,砍價會、團購活動頻出,只為能從老建材那邊分奪一塊市場。贛州嘉俊陶瓷總經銷廖松林就是新進品牌的一個縮影。2008年在贛州市尋烏縣代理榮高和威爾斯品牌,2009年就做到了銷量第一。他表示,小縣城主要是人情銷售,目前他接手嘉俊陶瓷,就感受到贛州市的經營方式不一樣,并體會到要做好品牌,就要做好廣告推廣、店面形象和團隊建設。
佛山市金舵陶瓷有限公司贛州營銷中心營銷總監李劍鋒表示,這種競爭今年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商家只能抱團取暖,集中營銷,各種聯盟有10余個。像砍價會、團購活動去年每個月7-8場,去年年底增加到10多場,今年每周4場,每月將近20場。入場券從原來的180元到100元,后來降到50元,最后20元,現在免費送。參加砍價活動還送禮品,業主到處竄場,比比看哪家的禮品好。最后肥了酒店,價格水漲船高,從原來的3000元一場到5000元,目前一場10000元。
“想不到更好的辦法,算是黔驢技窮了。”對于類似活動,賴小球表示。陶瓷品牌越來越多,檔次上去了,但是內部競爭大,各品牌打價格戰,價格沒有上去,也傷害了品牌。商家也很矛盾,有的商家反復幾次退出、加入聯盟活動。
“今年是打基礎,明年才是主戰場。”李劍鋒說道。據了解,贛州新城區規劃建設的30%已經交房了,還有大部分明年3-6月份交房。
市場變局 靜待風來
贛州陶瓷市場競爭已到白熱化的地步,各種活動鋪天蓋地,也千篇一律,消費者也疲了。面對各種活動,商家也是無可奈何,不做就被搶掉市場,攔截客流量,做了也簽不了多少單。“目前這種階段還要持續2-3年,只能等著洗牌了,看誰能撐到最后,也找不到什么別的方法。”贛州市羅馬里奧磁磚生活館許忠林說道。
從商品經濟階段過渡到產品經濟階段,陶瓷商家如何從夫妻店模式向公司化運營、企業化管理轉變;如何擺脫價格戰的惡性競爭,探索更廣闊的渠道,走向真正的營銷。這正是贛州陶瓷市場目前面臨的問題。
正如羅華生所說,贛州還沒有進入真正的營銷階段,只是打打價格戰。贛州陶瓷商家還是守著傳統的經營方式,在新的營銷方式的探索上處于消極觀望狀態。電商更是鮮少被提及的一個詞。
康成裝飾材料行總經理郭德康是贛州市場陶瓷電商的踐行者,在這塊經營理念普遍還沒有轉變的市場,陶瓷電商是一個并沒有開始被大家接受的詞匯,極小部分談到電商的經銷商也不看好電商渠道,許忠林如此解釋道:“大家都處于觀望狀態,電商效果怎么樣也還是一個未知數。畢竟開拓一個新的渠道是需要投入的,在市場狀況不景氣的情況下,動也是死,不動也使死,大家只能等,等著一個市場迎來新的轉機。目前市場處于洗牌階段,誰堅持下來了,誰就贏了。”
早年在佛山陶瓷廠工作過,2009年回到贛州代理王者陶瓷的郭德康,自己摸索著對電商進行研究,去年開始籌備微信營銷,今年5月底康成建材微商城上線。目前雖然處于試運營階段,但是已經有成交記錄了。至于大家擔心的線上貨物是否跟線下的一樣,郭德康表示,每次在網上收到訂單就會打電話聯系客戶來店面看樣品。但是客戶表示不用了,他猜測,客戶可能早就來店里看過,才下單的。至于已經成交的客戶,郭德康表示,年齡層主要在30歲左右。
對于電商是否適用于陶瓷行業,郭德康表示,電商是未來的趨勢,我們現在只是在自己摸索嘗試,只有先一步,才能搶占先機。等到電商已成定局,那就為時已晚了。
早就進入贛州市場的新中源陶瓷,抓住了2008-2010年的發展好時機,在贛州市場占據了一席之位。電商也是他們目前在考慮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