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飾市場發展勢頭強勁,涌現了不少高資質建筑裝飾裝修企業以及全國名牌連鎖公司,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勢,但同時伴隨而來的是制約本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愈加突出。
一、問題概述
1.政策法規滯后。現行的政策、法規、標準往往滯后于行業發展的實際要求,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辦法,執法依據不充分。
2.施工隊伍“魚龍混雜、泥沙俱下”。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的從業人員對于當前的裝飾市場需求來說遠遠不夠,而大部分的從業人員只是略懂裝修流程,大多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培訓。這些人員數量龐大、成員復雜,各人的技術水平不一、職業道德淡薄、勞務管理難以到位。
3.建筑裝飾施工管理不規范,工程存在質量安全隱患。沒有設計圖紙或設計不全,圖紙不審查或審查不通過即施工,部分裝飾設計人員缺乏建筑學和結構知識,造成裝飾工程在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方面存在嚴重缺陷,施工圖質量差,按圖施工難度大,對原建筑進行隨意改造和裝飾,也不經原設計單位同意,降低了建筑物抗震能力和荷載傳遞能力,留下了安全質量隱患。
4.裝飾裝修市場秩序不夠規范,各方主體責任不明確。由于缺乏有約束力的監管手段,裝飾裝修市場秩序比較混亂,建設方不按法定程序,違法分包、肢解工程等現象依然存在,總承包方私自轉包現象嚴重,造成責任主體不明確、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監理企業的責任意識也不強。合同欺詐、質量粗劣、保修無門等問題突出,也給正規的家裝企業帶來很大沖擊。
5.綜合執法聯動性較差,部門管理監管力度有待加強。裝飾市場的監管部門很多,如建設部門、工商部門、質監部門和環保部門等,有時一個環節多個部門插手,有時多個環節一個部門監督,如裝修質量問題各個部門都可以進行查處,造成了人力財力的浪費,而有的時候又會出現誰都不管的局面。
二、規范建筑裝飾行業發展的對策
1.從基礎做起,引導裝飾裝修企業建立自己的誠信體系。形成和諧的裝飾裝修消費環境,引導裝飾裝修企業公開報價,依法經營;引導消費者合法、合理消費,建立和完善裝飾市場價格體系即裝飾指導價已經刻不容緩。一是確定設計收費標準;二是承包方式與報價應公開、透明。
2.公開裝飾裝修市場價格體系的構成。市場價格體系的形成取決于4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一是裝飾裝修企業;二是建材企業;三是裝飾裝修業主;四是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重點管好材料費、人工費、直接費、設計費、稅費及其他費用的監管。
3.加強裝飾裝修培訓工作,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對裝飾裝修企業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知識和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一線施工人員專業技能水平,培養出一大批職業技能水準過硬、整體素質高的一線施工隊伍,以盡快適應當前裝飾裝修行業“從小規模到產業化”、“從無序競爭到品牌較量”的轉變階段,滿足集成化、工廠化生產的需要。
4.強化對裝飾裝修市場的監督。整頓和規范裝飾裝修市場秩序,把專項檢查和日常監管相結合、綜合治理和社會監督相結合,找準切入點,狠抓工程建設程序化管理,依法查處裝飾裝修過程中破壞結構安全、使用有毒有害裝飾材料、無證施工、非法掛靠、使用假資質和假上崗證書等違法違規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