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以來,美股如履薄冰,三大股指均放量擊破重要均線支撐,如今又受各主要均線反壓,反彈無力,進一步向下尋求支撐概率很大,金融,科技,交通運輸等傳統權重板塊也紛紛歇菜,而近日上市的家居電商Wayfair的靚麗表現似乎成為美股為數不多的一大亮點。
美國最大的家具電商購物平臺Wayfair上周四正式登陸紐交所,IPO首秀就大漲30.07%,在美股大盤走勢疲弱之際有如此表現實屬不易,資金對其家居電商概念的追捧可見一斑,A股市場上相關概念股未來錢景也值得期待。
家居電商引爆美IPO市場
在線家庭用品購物平臺WayFair是美國的一家致力于家庭用戶和家庭電器的中檔家具為主的在線購物電商,它旗下共有三個品牌,分別銷售中檔家具、高端品牌,以及設計師的家居品牌,擁有閃購網站Joss &Main、現代(現代裝修效果圖)家居工作室Dwell STudio和Birch Lane,所銷售的產品已有700萬,來自8000個供應商,12,000個品牌,已經是美國知名的家庭用品購物網站之一。
截至去年底為止Wayfair活躍用戶人數為210萬人,與2012年相比增長61%,并與7000多家供應商結成了合作關系。Wayfair在2013年中的營收為9.158億美元,與2012年相比大幅增長52%,2014年上半年銷售5.74億,同比增長50%,但目前尚未實現盈利。
Wayfair公司是2002年8月,由兩個美國人共同創立。當初只是一家叫CSN的小店。最初只是很單一地運營著一個專門銷售儲藏和家庭娛樂家具的網站。后來,Wayfair公司逐步像外沿發展,在CSN之外,又建立了多個網站,用來售賣種類更加豐富的家庭用品和家具。
與互聯網企業快速擴張,燒錢跑馬圈地不同, Wayfair一向低調,屬于穩扎穩打型。公司創辦8 年來一直未尋求融資,直到2011 年公司發展到一定體量后,Wayfair才開始通過尋求融資擴大規模。Wayfair慢慢積少成多,增加自己的客戶的體驗,把自己的產業規模一步步變大,通過另一種發展途徑獲得了成功。
除了耐心耕耘,打造品牌外,Wayfai也有清晰的商業模式,其直接連接供應商和客戶,大部分貨物由Wayfair團隊協助供貨商在自己的倉庫發貨,其兩個倉庫則用來儲藏賣的好的、高周轉率的明星產品。在整個家裝電商市場中,家具類產品不太涉及安裝等線下重服務,可標準化程度較高,也相對更容易線上化。產品的性價比以及倉儲物流體系是Wayfai成功的關鍵。
此外,作為一家電商,Wayfai也是營銷高手,其自創了一套奇怪的戰略,在那些只瀏覽其網站但不購物的顧客身上也能賺到錢。Wayfai向顧客指明附近的家居裝飾用品實體店,然后向當地的實體店收取推薦費用,這種做法幾乎沒有任何商品成本,毛利潤率卻高達80%。在這個戰略中,Wayfai將客流量引向本地實體店,與供應商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并從中獲益,可謂一舉兩得。
Wayfair擁有高成長性,低調的作風,精明的戰略,難怪資本市場對其青睞有加,也反映出市場對于家居電商概念的看好。
國內家居電商正熱 概念股錢景可期
2013下半年以來,家居電商、家裝電商熱也席卷了國內市場,紅遍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領域,對于準上市公司和上市的家居企業,要想獲得更高的市值,電商已成剛需標簽,對于中小型企業或成長中的家居企業,電商就成為他們招商加盟、提升用戶體驗、規范化客戶管理的利器。
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家居資本市場可謂豐收,東易日盛成功IPO,還有顧家、好萊客、實創等企業正努力沖刺,泛家居電商平臺如美樂樂、土巴兔、尚品宅配新居網等已在家居圈中迅速走紅,并紛傳有國際知名投資公司注入巨資。
國內家居電商火熱正當時,家居電商在家具建材企業、賣場及獨立家居電商平臺的產業和市場發展剛性需求的推動下,已涌現了各種模型的企業平臺或項目,如線上線下融合的O2O營銷平臺就被家居品牌廣為推崇(各大家居建材品牌紛紛上線自有O2O企業平臺,并在遍布全國的零售終端布局),家居企業如華日家居已投入巨資打造垂直化平臺。
A股市場中,東易日盛、洪濤股份、富安娜、宜華木業、喜臨門等家裝、公裝領域已在規劃和布局電子商務,投資者可重點關注這些家居電商概念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