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
和訊房產消息 “人口結構的拐點,往往意味著房地產市場拐點的到來。”6月26日,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出席某論壇,坦言表示地產拐點的到來不可阻擋。
從地產周期來看,為盛夏已過,寒冬未至。“為什么會這樣說,最終要的是人口結構的拐點已經到來。勞動年齡人口和剛性需求人口都出現了絕對數量的下降,不是增長速度的下降,而是絕對數量的下降。其中,15-64歲,20-29歲的年齡段的人口在整個的人口結構當中都出現了絕對數量的下降,”管清友分析指出。
他表示,從發達經濟體走過的路徑來看,人口結構和房地產拐點是息息相關的。中國勞動人口2011年出現回落,未來幾年還是向下的趨勢,剛性需求的增長已經見到了天花板,這種趨勢即使是計劃生育政策調整也不會改變。
管清友預計,到2016年之后,剛需人口會加速下滑,而且這一輪的需求高峰實際是對應著上一輪,或者我們講最后一輪生育高峰。
那么,是不是房地產行業就沒有什么希望了呢?管清友認為并不盡然。
“房地產行業中長期的上行動力是不足的,即使按照今年銷售情況,庫存去化的速度依然需要三到四年的周期。但類似美國和日本的房地產行業崩潰,我認為不可能。”
究其原因,管分析稱中國的城鎮化仍有較大的空間。“中國城鎮化水平與當時美國和日本的情況完全不一樣,日本在房價見底的時候城市化率是達到了77%,美國這個數字是達到了81%,而中國城鎮化率現在盡管超過50%,但是真實的城鎮化率大大低于這個數據。”
但他也指出,總體上中國的城鎮化的速度是放緩的,從國際比較來講城鎮化率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是我們理論上,或者是抱有良好愿望的預測,需要借助很多假設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