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大階段中中國的衛浴行業可謂是非常迅速的發展,用野蠻也毫不過分,對于不少的品牌來說只要大的方向沒走偏就可能會賺的不少收益,但是當衛浴行業慢慢成熟,行業規范慢慢確立之后,“投機”已經難以為企業帶來收獲,只有將改革轉型落實實處,踏踏實實的生產才可能帶來不錯的前途。

衛浴行業野蠻生長難再現 踏實發展賺前途(圖片來自網絡)
家裝 成為輿論聚焦
2015年,互聯網家裝堪稱行業熱詞。從小米CEO雷軍為創始人的順為資本投資愛空間,到同為互聯網信息平臺的新浪樂居和搜房網進軍家裝,再 到悅家裝、金色家園等一些規模并不是很大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即將上線;從國美在線與東易日盛合作推出線上家居家裝電商平臺“國美家”,到蘇寧易購和隸屬于廣 州市創成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的靚家居圍繞家電、家居、家裝達成O2O合作。曾經的圈外人正在采取各自的方式,以優美的姿態,縱深一躍,進入了家裝領域。業內人士分析,這些企業的合作方式,都是雙方在線上線下不同領域的交融,形成O2O模式的優勢,共同的理由是:它們都認為家裝市場有潛力。
大風起兮云飛揚,千軍萬馬‘鬧’家裝。大家都認準了干家裝能掙錢,于是都跟風進入這個行業。現在的形勢明眼人都能看明白,一切取決于消費者的接受度,結果留待市場檢驗。
廚衛行業野蠻增長時代已過
廚衛行業今年依舊處在低迷狀態,之所以說‘依舊’,是因為這個狀態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出現。從市場形勢來看,此次是自2000年來以來的最 低谷,畢竟2008、2009年金融危機時也有很多企業喊出‘冬天不冷’。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業內人士說:“處于新常態過渡期的廚衛企業,保持不 下滑就是成功,部分企業還能增長10%就是非常贊。”。1995年到2005年是廚衛行業“野蠻增長”的十年,今日再想復制已不可能。“導致變革 的原因包括產能過剩、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人口紅利下降等多重因素。新業態,尤其是互聯網的沖擊打破了原有的體系,成為一大變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