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外對農產品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在農業領域推行清潔生產已成為我國農業生產須認真考慮的問題。本文對農業清潔生產的相關理論與實踐問題做了些探討,并提出了推行農業清潔生產的相關措施和途徑。
1、農業清潔生產的內容
有效的控制農業生產的全過程,生產綠色健康農產品,確保農產品清潔無害;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沒有危害。清潔的生產過程和清潔的產品是清潔生產的兩個方面內容。就農業來講,清潔生產不僅要保證農業生產全過程(包括產前、產中和產后)的無污染或不污染,并且生產的農產品在食用、加工、使用和報廢過程中對人體和環境也不造成危害。因此,技術上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可盈利性體現了清潔生產在經濟、環境和社會三方面效益的統一。它是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體現,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保障。因此,農業清潔生產的大力推行和綠色食品的發展,不僅已在世界各國農業界、環境界、科學界達成共識,而且為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2、農業污染的主要來源
2.1化肥污染
眾所周知化肥對農業生產的卓越貢獻,實踐證明,施用1kg化肥可增產糧食5~10kg,施肥的貢獻率可高達40%。但由于農村人口素質相對較低,不會科學施肥,從而帶來了很多的問題。一方面,會降低農產品質量,增加農產品出口的難度;另一方面,嚴重破壞了農業生態環境。目前,我國化肥施用量折純高達4100多萬噸,占世界總用量的1/3,我國農田生態系統中僅氮肥的淋洗和徑流損失量每年約174萬噸。從而造成水環境污染、大氣環境污染、土壤污染。
2.2農藥污染
我國每年的農藥施用量達到120萬噸以上。據研究,噴施的農藥若是粉劑,僅有10%左右的藥劑附著在植物體上;若是液體,也僅有20%左右附著在植物體上,1%~4%接觸到目標害蟲,其余40%~60%降落到地面,5%~30%的藥劑飄游于空中。農藥的不合理使用,一方面造成資源浪費,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另一方面造成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等有害成分超標,危害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
2.3農膜污染
我國農膜年產量達百萬噸,且以每年l0%的速度遞增。無論是薄膜還是超薄膜,無論覆蓋何種作物,覆膜土壤都有殘膜。據統計,我國農膜年殘留量高達35萬噸,殘膜率達42%,在土壤中累積的地膜影響了土壤通透性和農作物根系的生長,破壞了生態環境。
2.4秸稈燃燒污染
每年夏秋兩季雙搶時節,大量的秸稈堆放在田間地頭,無法得到及時妥善處理。據統計,就地焚燒處理的秸稈約占70%左右。直接還田、工業原料和能源燃料等真正被利用的不足20%。秸稈的田間焚燒既造成大氣污染,又降低了土壤的肥力,而拋棄在田間地頭的秸稈腐爛后也會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
2.5畜禽養殖污染
資料表明,一個千頭奶牛場,可日產糞尿50t,一個千頭肉牛場日產糞尿20t;一個千只蛋雞場,日產糞尿2t;一個萬頭豬場每天排出的糞尿約20t。如此大的排糞量若得不到妥善處理,不僅會危害畜禽的生存環境,還會嚴重影響人類環境,主要表現在:惡臭污染、水質污染、生物污染和其他污染。其他污染主要包括飼料添加劑中重金屬元素的污染,畜禽產品中抗生素及藥物殘留污染,死畜污染及粉塵、墊料、飼料殘渣及鱗片物污染等。
3、農業清潔生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農業清潔生產的必要性
從分析得出,我國農業生態環境形勢嚴峻、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在農業領域推行清潔生產既是防治農業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資源持續利用的主要途徑;既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現實需要;既是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組成部分,也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3.2農業清潔生產的可行性
我國現在發展農業清潔生產也有條件和基礎。農業發展已取得巨大成就,有雄厚的物質基礎;政府日益重視“三農”問題,新農村建設也為農業清潔生產的實施提供了契機;已有的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等可提供操作基礎;清潔生產基本理論和工業清潔生產可為農業清潔生產提供了理論支持和經驗借鑒。
4、發展農業清潔生產存在的問題
目前清潔生產主要還是偏重于工業領域,農業領域的清潔生產的理論研究和現實實施都頗顯不足,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學界、政府和農民都還沒有引起高度重視,農業清潔生產在實踐中沒有得到有效地應用和實施;農業清潔生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沒有形成有效的農業清潔生產的政策激勵體系;對如何界定農業清潔生產的產地、產品、操作規程等,尚缺乏統一的規范和標準;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針對農民的關于農業清潔生產技術培訓和科技服務指導的隊伍和機制;農業產業化和組織化程度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規模小、專業能力弱、服務水平低;清潔化產品市場尚未形成,市場監督體系尚不健全。
5、啟示和建議
(1)農業清潔生產勢在必行,這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是我們這樣一個農業大國,有效的農業清潔生產措施是解決我國農業生產問題的關鍵。
(2)由于我國農民人口多,土地面積巨大,開展農業清潔生產的各個環節不好控制,所以在全國范圍內推行農業清潔生產存在一定困難。全面推行農業清潔生產在我國還有很長、很艱難的道路。
(3)借鑒國外推行農業清潔生產的成功經驗,為我所用,首先應該在立法和國家政策上給予農民足夠的保障和支持。
(4)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培訓工作,將農業清潔生產的概念灌輸到農民的思想中,讓他們真正了解農業清潔生產的意義所在,從農民素質上下手。加強管理力度,各級領導和各級部門要做好相關的指導和監督工作。
(5)加強科技投入,大力推廣各種符合農業清潔生產的新技術,如節水農業的實施、推廣綜合防治有害生物的新技術、提倡生物肥料、無土栽培等等。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推進現代高科技農業的發展中勢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佛山市建材行業協會通訊員周小卿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