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目前國家各地方政府部門主要采取抽檢和送檢兩種方式以獲得監察結果,而抽檢與送檢雖只有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按照一般人的正常理解,抽檢理所當然應該是以“隨機抽取”的方式進行,是對隨機抽到的產品質量進行嚴格鑒定的成熟性質檢措施,相對于送檢,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大大降低了被檢查企業“造假應付”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一些產品質量不過關的小衛浴企業,完全有可能也有動機“特制”一部分樣品,專門用于應付相關部門組織的送檢。這樣一來,政府部門公布的衛浴企業合格率其準確真實性便大打折扣,不得不說,送檢這種檢查方式理論上給了一些企業鉆空子的機會,其結果并不能真實反映市場上消費者所購買衛浴的環保性能和質量狀況,更無法迫使衛浴企業將經營心思用在提高產品質量上。
衛浴企業積極發揮“正能量”
在眼下衛浴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的背景之下,衛浴企業想要真正經受住來自各方面的考驗,就需要立足實際,發揮行業正能量讓“不法小 鬼”生存無門,同時將本質工作做好,因為唯有真正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為消費者考慮,才能最終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從而贏得立足衛浴行業內更為長遠的發展。
此外,衛浴企業的惰性需要國家政府部門的嚴厲把關,國家質量監察手段的成熟化是規范整個行業健康發展的根本手段,對那些將產品質量視為企業生命的衛浴企業來說,國家相關質檢部門的抽查是一次打敗競爭對手、收獲良好口碑的契機,對那些渾水摸魚的衛浴企業來說,也是個洗心革面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