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在中國企業謀劃著如何進軍國際市場的同時,不少外國品牌也紛紛進駐我國攻城略地,這其中不乏衛浴等家居建材類品牌。盡管近些年我國經濟環境不景氣,家居建材行業一蹶不振,但外國品牌仍然前仆后繼,不僅不斷有新品牌進入,一些深耕于中國市場的外來品牌也不斷發展在華業務,可見,中國家居市場的確很受歡迎,衛浴市場仍然吃香。

外資品牌搶奪中國家居份額 衛浴市場仍然吃香(圖片來自網絡)
滿足中國消費需求 不做本土化調整
比起之前外來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都有本土化改變,如今產品不改變也成為一種新的發展理念。產品的改變是為了去掉顯著的國外因素,使產品更好的滿足國內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而不改變是由于消費者思想的轉變,原汁原味或許更合消費者口味。
主打優雅情調的法國高端衛浴品牌雅泊丹楓本月入駐上海,其高級營銷經理Pascale Delplace表示為了保持雅泊丹楓產品原汁原味的法國風情和特性,故而產品沒有做本土化的調整,“在中國的產品和在法國的產品是一模一樣的,至少在目前階段不會做細分”,Pascale Delplace如是說。不做本土化調整的原因是中國的消費者喜歡新的產品新的概念,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進步,中國消費者對于衛浴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們想要體驗不同的東西,雅泊丹楓不做本土化調整,從某種層面上來講也是為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好產品不分國界 外國品牌促進良性競爭
面對不少外國品牌進入中國的現象,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會購買外國產品,問及原因,多數受訪者表示外國品牌看起來更為可靠,而國內家居品牌以次充好的情況時有發生。準備進行家居裝修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如果確認國外的產品品質較好,自己會多加一些錢購置國外的產品。約40%的受訪者選擇國貨,他們多認為很多國外品牌只是打著品牌的光環,中國制造的不在少數,而且很多國貨的水準已經達到一線水準,質量設計都是“杠杠的”!另外,也有受訪者向記者吐槽,很多家居品牌僅靠名字是無法分辨到底是國內產品還是國外產品的,“就像中華牙膏是外國品牌,而黑人卻是地道的中國品牌一樣,面對琳瑯滿目的家居品牌,只能傻傻分不清楚了”!
然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更多的產品出現在市場上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有了更多挑選的余地。就像大家居產業聯盟秘書長許瑞所說,越來越多的外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其實是很好的信號,這不僅代表著中國市場未來好的趨勢,對消費者而言,也有更多接觸產品的機會。
對于衛浴企業來說,這種現象不能完全稱之為壞事。外國品牌的進入能夠起到良性競爭的作用,能夠學習他國之長對本土衛浴企業而言不是好事,同時,良性競爭也能敦促本國企業迅速成長。外國品牌的不斷進入從某一方來看不外乎是外國資本對中國市場的青睞,可見,增速放緩是一時的狀況,未來家居建材市場仍大有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