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對于不少制造業來說是苦苦支撐的一年。經濟下滑、運營成本的增加再加上轉型的困難,令不少企業無力支撐。對于衛浴企業來說,今年確實是不容易的一年;放眼望去,不少企業在春節還有半個多月的時候就放假了,許多外來工都表示擔憂,不知道再回來的時候,工廠還在不在,會不會裁員。確實,即使前幾年的經濟效益再差,也不至于在春節前半個多月就開始放假了。那究竟為什么今年衛浴企業的經濟效益會下滑得如此之快?
從大環境來說:
國內一直引以為傲的豐富勞動力開始出現不足,2014年勞動年齡人口的數量已從2011年的頂點下降了560萬;用工成本開始增加。原材料成本的上漲,運輸成本增加、廠房用地租金上漲等等的因素令不少企業雪上加霜。樓市的不景氣更是猶如壓在身上的重擔。
從行業大體來說:
對于衛浴企業來說,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朝著產業創新和品牌服務去的。因為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國內的衛浴企業實際上已經不是單單跟自己國家的企業比拼,同時也是正慢慢地走向國際,跟國外企業同臺比拼。
但是以前可以任性的資本——低廉的資源、豐富的勞動力,都已經開始慢慢消失。想往創新能力的路上走,但是人才資源、技術資源都暫時跟不上。跟國外的衛浴企業相比較,國內的創新能力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圖片來源于網絡)
衛浴企業想要升級轉型,必然要熬過一段寒冬。而要真正實現轉型升級,就必須擁有創新能力,擁有創新能力才能擁有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市場站住陣腳,利用創新技術進行轉型升級。
2015年是苦苦支撐的一年,2016年或許會更加艱難,但是在時代的變遷和行業的大規模轉型中,陣痛是必須經歷的;2015年不是寒冬,可能只是下了場小雪,冰雪消融后又是春天。
(來源:美家網。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聯系方式:8277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