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的地板市場,雖然企業們把打折、買贈等促銷方式運用到了極致,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顯而易見,這已不是目前行業最有效的營銷模式。地板企業唯有結合自身文化的獨特性,通過產品去輸出文化并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如此才能極大的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情懷營銷或是成功捷徑
所謂情懷營銷,就是把消費者個人情懷差異和需求作為企業品牌營銷戰略的營銷核心,通過借助包裝、促銷、廣告、口碑、設計等策略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對于地板企業而言,情懷營銷或許也會是一條捷徑。但所謂捷徑也不是那么好走的。對大多數產品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品牌沉淀來支持,再加上大家一擁而上打亂市場發展規律,那么再多的情懷也只能面臨毫無用武之地。
地板企業開啟情懷作戰
打情懷牌,無疑是打開市場推介產品的聰明做法,羅永浩一句鏗鏘有力的“我不是為了輸贏,我就是認真”深入人心。針對當前市場混亂的情懷戰爭,地板企業要如何才能用親近自然的方式讓消費者買賬呢?
第一,地板企業品牌運營要腳踏實地。對情懷營銷而言,品牌的市場影響力非常重要,擁有一個知名的品牌,那么充滿情懷的品牌故事自然更容易打動消費者。因為其品牌影響力就已經證明了它比一般默默無名的品牌更受關注。但品牌的影響力并不是從天而降的,只有履行好自己的社會責任,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并經過長時間腳踏實地的積累,才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地板品牌的誠意。
第二,地板企業情懷作戰要有親和力。所謂親和力,就是要讓消費者感到舒心安心放心。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偷工減料等問題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代名詞,親和力又從何而來。改變這種局面,從消費者的根本需求及精神需求出發,制定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生產計劃,提供符合消費者精神需求的服務,地板企業才能讓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產生信任感。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任何品牌都需要努力想辦法不斷觸動和吸引消費人群,“刺激”和“活化”他們對品牌的認知。其實,最好的營銷就是企業從用戶情感中獲利,地板企業有情懷的去做生產銷售,或能為企業發展開辟出一條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