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智能化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開始“入侵”家庭市場,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家居產品也被智能化。一方面,這些智能化家居產品為用戶提供著方便,不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應用體驗差和安全問題卻始終困擾著消費者,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一直存在。
市場:企業跨界打造智能家居
近兩年,互聯網、家電行業率先行動,海爾、海信、創維、酷開、美的、老板、華為、阿里等企業均圍繞智能家居拓展業務,海爾、魅族、阿里三方合作;海爾和蘇寧也在智能家居方面展開合作;聯想、百度、騰訊等企業也都紛紛利用自身發展優勢展開跨界合作。
盡管不少知名企業紛紛進軍智能家居領域,但又有多少消費者愿意買單?據調查數據顯示,有25.9%的消費者接觸過智能家居,聽說過智能家居的為25.3%,而真正購買過智能家居產品的僅為9.5%。消費者不打算購買智能家居產品的原因多集中在“產品不成熟”、“價格太貴”、“沒必要”、“擔心數據安全”等方面。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智能家居仍是噱頭多,為消費者解決實際需求少。
顧慮:擔心信息泄露安全難保
智能家居產品如果想要俘獲消費者的心,最終還是要為消費者解決實際需求。智能家居產品早在推出之初就有消費者對產品安全問題提出質疑,近幾年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注重信息安全,而信息泄露也成為不少電子產品被吐槽的詬病。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消息,近年來,消費者信息泄露的事件時有發生,一是由于經營者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消費者信息安全;二是部分經營者利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牟利。而在今年央視3·15晚會上,也發布了智能終端的消費預警。據專家介紹,只要智能設備存在安全漏洞,都可能被攻擊。“可以說智能設備存在漏洞跟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因為現在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智能設備。”專家也實際操作對智能家居產品漏洞進行攻擊,并通過無線網絡成功控制這些產品。
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常見的漏洞之一是權限濫用漏洞,這一漏洞不僅能夠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甚至可以危害到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對于智能終端被攻擊之后的危害,業內人士表示比如讓智能家電自行運轉,超過正常工作范圍值,給正常家庭生活帶來一定安全隱患。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有部分企業正在大力發展對于安全問題的解決,在完善自身系統安全以及組建安全團隊外,還借鑒國外高科技公司做法,通過鼓勵廣大用戶以及其他安全專家來及時發現安全漏洞、解決安全漏洞存在的危險。未來智能家居領域將會逐步完善,期待能夠帶來更便利的家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