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是我古老又現代的家(組圖)
圖為 自在是我古老又現代的家
這是一所建于20世紀的老房子,由于家庭的不斷壯大,主人對它進行了改造。現在,房子正面仍舊是傳統的白磚裝飾,而從后花園看去則是粗制混凝土的外立面,中間夾雜著實木條裝飾,古老和現代集合得十分自然。
舊居難舍
家的主人是比利時家居品牌Marie’s Corner設計師瑪麗-莉蒂希婭,一家人已經在這里住了很久,孩子漸漸長大,房間顯得有些緊張,小家伙們都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于是搬家成為熱議的一個話題。同樣做設計的丈夫喜歡LOFT形式的房子,瑪麗卻認為敞開式的空間住起來并不實用,快要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們需要自己的私密空間。生活了多年的街區實在難舍難分,而且自己的品牌店以及丈夫主要打理的地毯店也需要照顧,大規模的搬動看來不太可行,既然沒有更好的選擇,那么還是留下來吧。
[NextPage]和鄰居家之間正好有一塊空地(圖)
圖為 和鄰居家之間正好有一塊空地
擴大面積
和鄰居家之間正好有一塊空地,目前是車庫的位置,改造就從這里開始。將空置的部分填滿,并排裝上三個大窗子,上面覆蓋鋅板屋頂,還豎起了高高的煙囪,外面用木條裝飾。改造工程由建筑師尼古拉完成,他曾經重新設計過不少木質結構房子,并且已經為夫婦二人做了一個非常棒的工作室。為什么外部選用木質材料裝飾?女主人說:“因為感覺很舒服、熱情、踏實,如果以后不喜歡了,還可以重新刷油漆。” 關于改造,Marie和設計師進行了深入的溝通,想法很快被理解。設計師給出的建議是,按照房子原來的感覺,并結合現代明亮和開放的格局,不要考慮是否流行,盡量讓它不受時間的限制,讓設計回歸實用。[NextPage]
全新的居室動線(圖)
圖為 全新的居室動線
全新的居室動線
經過11個月的施工,改造終于告一段落。改動只在一層進行,其他樓層保持不變。空間格局被重新劃分,擁有了全新的更實用的居室動線。為了給每個功能空間找到合適的位置,真是費盡周折,光是餐廳就更改了三次設計方案。最終,餐廳緊跟閱讀室,并與廚房相連,廚房占據了房子的整個面寬,面向花園,進深短,是一個狹長的區域。廚房中間安置了島形操作臺,灶臺、備餐臺,還能充當吧臺和早餐臺。瑪麗原來很少下廚,現在,面對如此令人心儀的廚房,她也下定決心,要親自實踐烹飪一些大菜。廚房里有兩個大大的玻璃落地窗,通過幾個臺階能通向后花園,天氣好的時候,家里人會一起坐在臺階上分享沙拉和三明治。[NextPage]
色彩打破想象力(圖)
圖為 色彩打破想象力
色彩打破想象力
對于室內裝飾,瑪麗另外一個關注點是色彩。在她家,一進門就是滿眼的亮綠色,包圍了整個樓梯間,書房里綠色在延續,到餐廳就變成了卡其色,客廳則是巧克力色一統到底。“綠色很好,容易搭配,與桃木飾面也很配。”其實,她原本是拒絕將墻壁刷成深色的,因為房子本身采光不是很好,但是色彩的熱情感染了她。色彩方案的確定往往來自房間里的一幅畫或者一塊裝飾地毯。其實,顏色的確定往往是從一幅畫或者一塊地毯開始,閱讀室的裝飾就是圍繞一幅畫,最終形成煙灰色、白色與大紅色的對比。相反,客廳的色系選擇則是源于地毯,巧克力色、古銅色和玫瑰紅混合在一起,顯得溫婉而現代。[NextPage]
木質的溫暖(圖)
圖為 木質的溫暖
木質的溫暖
房間里所有地板都是老房子留下的,有些地方出現了明顯的磨損痕跡,主人并沒有進行修復,這樣,來家里做客的人會顯得很自在,顯然主人不會在意你的鞋子是否會弄臟了地板。事實上,在這個家里,孩子們可以穿著輪滑來回穿梭。一塊大大的桃木滑動門分隔了餐廳和門廊,與客廳同樣材質的木門遙相呼應。關上門,樓下的公共空間與孩子們的房間被隔離開。木門的隔音效果很好,當有大人們聚會玩到很晚時,只要關上門,孩子們睡覺不會被打攪。“在我家,我希望每一位家人以及來訪的人都感覺舒適自在。現在就是這樣,我的朋友、孩子們的小伙伴,都非常喜歡我家的裝飾和氣氛。”
與你分享
房間的設計要考慮到家庭成員以及親朋好友的感受,讓每個人感到舒適自在。
大膽嘗試色彩,它能賦予居室截然不同的氣質。搭配某一個房間的色系時,先看主要裝飾物的顏色構成,之后在這些顏色中,選出大面積的墻面顏色、家具色系以及搭配飾物的色彩。
如果你家有兒女,盡量多制造一些供全家人一起活動的區域,比如餐廳、廚房或者是家庭工作室,多和孩子們一起分享難得的家庭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