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發布的國家環境標準《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家具》2月1日起正式實施。環境標志是一種標在產品或包裝上的標簽,表明該產品不僅質量合格,而且在生產、使用和處理處置過程中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要求。
新年一批新規就要實施了,其中尤以家具環境標志更受矚目。這也難怪,在環境訴求日益強烈的時代,家具在家居安全中占據主要,安全的家居生活,離不開家具的安全保障。與此前執行的標準相比,新版標準總體上更加嚴格,調整增加了多項環保要求。其中,新版標準增加了對皮革和人造革原材料的要求,增加了生產過程中廢物回收、處理的要求,調整了溶劑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的要求,增加了產品中可遷移元素和鄰苯二甲酸酯的限量要求。
新的家具標準是更加安全的,但以往的教訓也告訴我們,僅僅有了家具環境標志,未必就能高枕無憂。比如此前,家具環境標準也一直存在,遺憾的是,張貼了合格標識的家具未必就是合格的。家居環境不達標依然導致了各類疾病高發。
國家有關部門關注家具環境達標,是以民為本的體現。如何讓這一新規定產生效果,則需要更多細致化的管理手段。一方面,期待有關方面加大家具耗材監管力度,讓板材、油漆等耗材實現綠色化。另一方面,更期待嚴格審核標志頒發的資格,讓這一標識更具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