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開年首月,盡管土地市場成交處于高位,但最新數據顯示,溢價率已有下調趨勢,且高價地數量也出現減少。
來自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月全月,全國土地市場相比4季度繼續降溫,成交10億單宗以上地塊合計61宗。不過,在地塊超過10億的地塊中溢價率超過100%的只有17宗,大部分熱度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明顯降低,比如深圳、上海等城市地塊成交溢價率均明顯低于2016年平均水平。而這17宗高價地主要分布在合肥、南城等城市。
與此同時,一月各地市場成交中,高價地數量有所減少。
整體看,在2016年各地土地收入豐收后,年初土地市場降溫趨勢已經開始出現。從城市看,1月賣地超過100億的城市僅有5個,最高的武漢278.8億,合肥242.28億,杭州159.69億,鄭州124億、溫州111.37億。
業界認為,從市場預期看,在嚴格的政策約束下,出現地王的概率越來越低。事實上,土地出讓的約束與限制條件越來越多,是導致土地市場數據降溫的主要原因,包括北京、深圳成交的數宗全限價或持有出租住宅用地,大部分城市為了避免地王都針對土地加大了限制條件。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2017年開始,各地樓市政策依然持續收緊,特別是對土地出讓的各種約束,預計將導致2017年整體土地市場相比2016年下半年出現部分降溫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