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調控政策收緊影響下,東莞樓市成交從去年的過度火熱轉向迅速降溫,特別是自“4·10新政”以來,東莞樓市成交量處于低谷。直至8月,在品牌房企紛紛加推新貨、合理定價的刺激下,成交量才有所好轉。
供需下降 樓市逐步回暖
據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7月東莞住宅供應49.07萬平方米,環比小幅下降5.26%,同比大降32.75%,創2013年以來同期新低。此外,在成交方面,7月住宅成交48.88萬平方米,環比下降2.59%,同比下降44.47%,創近三年新低。據介紹,受政策調控持續以及淡季影響,許多項目成交依然較弱。
另外,合富大數據顯示,2017年1~7月東莞新建商品住房供應25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6%;簽約270萬平方米,同比減55%;均價1626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28%,漲幅較去年同期回落5個百分點。2017年1-7月簽約量僅占2016年全年的30%,由此可見,東莞限購給樓市成交帶來的影響較為深刻。其中,6月成交量略有回升,7月保持不相上下。8月份,在樓盤“以價換量”刺激下,樓市成交開始升溫,有望突破4000套。
相關人士認為,東莞樓市成交已擺脫持續下挫的困境,正逐漸走出低谷,處于底部回穩的態勢。
“金九銀十”臨近 開發商搶跑
隨著新政3個月的消化期過去,觀望中的開發商開始蠢蠢欲動,推貨熱情大增。下半年樓市潛在供應量大,“金九銀十”旺季即將到來,開發商提前搶跑,8月供應量將持續回升。
據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上周有碧桂園信鴻嘉譽、萬科云城、陽光城MODO等8個項目新增住宅1957套,環比大漲36.91%,其中碧桂園信鴻嘉譽、陽光城MODO都是大批量入市,共1368套,占住宅總供應量的69.90%,住宅新增供應大漲。據介紹,由于七八月是傳統市場淡季,在市場成交相對冷淡以及開發商的業績目標壓力等推動下,房企加快推貨節奏以刺激購房者入市。
不過,受到樓市政策調控持續加碼、外圍城市的成交降溫以及東莞首套房利率普遍回到基準和上浮5%等因素影響,買家觀望態度加劇,市場調整態勢不改。相關人士認為,買賣雙方持續僵持博弈,但市場已從過去的“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 預計8月隨著市場供應放量以及定價理性的項目走貨相對較好。
影響:
以價換量成為趨勢性策略
據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上周東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20.3萬平方米,環比上漲118.59%,成交套數1858套,環比上漲172.66%,其中多以洋房成交為主,占住宅總成交量的84.77%。在上周住宅新增供應大幅上漲的情況下,成交量同樣喜人,主要是因為前期入市項目集中網簽,碧桂園信鴻嘉譽住宅成交量為585套,碧桂園森林里住宅成交量為425套,集中網簽拉動了全市住宅成交量的上升。
此外,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還顯示,上周住宅成交均價為16053元/平方米,環比下降0.03%,雖然價格有所回落,但依舊企穩16000元/平方米。其中,上周新增供應的項目碧桂園信鴻嘉譽定價相對市場預期較低,市場去化率效果理想,可以看出,開發商定價逐漸回歸合理區間,通過降低價格吸引購房者入市,以價換量將會成為開發商定價策略的趨勢所向。
業內人士:
70~110平方米戶型成主力
受到樓市調控政策、樓盤定價和購房群體影響,未來東莞樓市片區表現兩極分化更為明顯。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認為,臨深片區隨著深圳客退潮以及失去購房資格后,交易量極度低迷,在售項目走貨困難重重。東部、水鄉以及城區片區以本地購房群體為主,價格合理的項目走貨普遍較好,成為市場交易熱點。尤其是東部片區和水鄉片區作為全市價格洼地,購房者擔心未來房價仍然會上漲,“趕早”出手的心態強。
此外,在戶型方面,70~110平方米的首次置業戶型繼續成為市場成交主力軍,改善需求受到購買資格影響而受抑。此外,由于二手房入住快、居住氛圍相對成熟、配套更為完善等優勢,分流了部分一手房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