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個月,全國家裝頭部品牌聚在一起開了場大會。家裝企業路在何方?的確到了該談談這個問題的時候了。2018年對于家裝企業而言,堪稱一個重要的拐點。許多裝企跑路、倒閉、被投訴,致使全行業陷入了信任危機。眾多家裝巨頭齊現峰會現場,為的就是討論家裝行業的下一步出路。我們發現,過去曾是家裝人心頭寵的“流量”二字,再也不被提及,越來越多的家裝品牌強調“交付”。互聯網家裝的風口變了嗎?
無人再提的“流量”,徹底過氣了嗎?
在7月20日召開的第二屆全國住宅裝飾裝修行業TOP20峰會現場,紅樹林平臺秘書長許瑞就《亂局中家裝企業的典型思路和失敗思路》做了詳細的解讀:不少以“互聯網”之名崛起的家裝公司,將重心放在前端獲客環節,以大力營銷的手法獲取用戶和流量,卻沒有相應地提高裝修技術和質量,終會引火上身、自陷絕境。
以今年掀起倒閉大潮的檸檬樹、蘋果裝飾以及旗下子公司置青春、米蘭大宅、面包與紐扣、棲喜、牛魔王等多個裝修品牌為例。不斷擴張新店,推出子品牌,增加了流量的端口,卻也帶來了大量的營銷成本和人力成本。檸檬樹在其官方微信的聲明中曾公開表示,虧損的原因系“公司業務嚴重依賴線上,線上成本越來越高,導致推廣費用過高”。如果說“流量為王”曾是互聯網家裝的風口,今天無數的公司用“身先士卒”證明了:風口上的豬,搞不好就會摔下來。
很顯然,流量時代在悄然之中已經成為了過去時。不少家裝巨頭都認為:風口是暫時的,未來想做好家裝,交付才是王道。
眾所周知,家裝行業的運行鏈條環節多、流程長。從前端的營銷、獲客,到后端的設計、材料供應、施工以及結尾的交付,需要裝企層層把關。過去不少裝企一味提倡靠營銷帶流量、擴大公司規模,以至于頭重腳輕,忽略了后續的交付。而裝修歸根結底依然是一門服務業,好的交付才能為品牌帶來出色的口碑。在當下消費升級的環境下,大部分消費者已經很難被三言兩語的營銷打動,真實可靠的交付才是亂象之下給消費者的一針“強心劑”。
做好交付,家裝巨頭是否“三觀”不同?
如何做好交付?家裝圈對此似乎眾說紛紜。有人說靠數字化、有人說靠產業化、也有人說靠供應鏈,所謂的“三觀”不同,其實是指家裝大佬對于未來家裝的核心驅動力看法不同。
回顧過去幾年,我們會發現,整個社會都在朝著數字化方向發展。智能、大數據、云平臺,這些熱詞都不為人們所陌生。東易日盛董事長陳輝就有言:家裝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必須這樣做。尚處于農耕文明階段的家裝業,在數字化配置下,通過BIM等技術提高設計的精準度、規劃從量房到下訂單的全部過程、大數據搜集客戶畫像進一步滿足消費者喜好,真正地實現所見即所得。這些努力對于實現優質交付來說,必不可少。
至于家裝行業的產業化,則是將工人的專業程度、訂單的成交數量、品牌的口碑多少,這些零散的環節融合成一個完整的產業模式。愛空間創始人陳煒表示,未來的服務業一定是以融合為趨勢的。誰能將標準化的需求和個性化的服務相互融合,誰就能做到真正的優質交付。而標準化需求的滿足,離不開產業化基礎設施的建設。
在人人喊著“流量”口號的時代里,家裝業更趨同于營銷行業;而今天,當人們把交付作為行業的核心,已經印證家裝正是服務業的一環。當下,風口已過,沒有人愿意做那些摔下來的豬的接盤俠。一味追逐,只能如豬一般迷失在風中。風繼續吹,是立足核心堅定向前,還是不顧一切隨波逐流?做好選擇,才能成為未來家裝的“齊天大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