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持續低迷、能源價格上漲、氣溫持續走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本周,東北地區60余家陶瓷磚生產企業進入集中停產檢修階段。
在東北最大建陶產業基地——遼寧法庫產區,剛剛過去的一周,已有30條線停止生產。目前地磚類企業僅有沈陽隆盛陶瓷、泰一陶瓷、興輝陶瓷等3家企業的4條線尚在運行。單品產量較大的內墻磚生產線開工數量由10月初的27條回落至目前的5條。在遼寧建平、喀左產區已建成的22條生產線中,目前尚在運行的生產線僅余3條。而黑龍江依安產區、吉林樺甸屋面瓦產區,受市場供需因素影響,10月中旬就已全面停產。

隨著東北地區氣溫近一步降低,預計到本月末,東北地區內已建成的100余條生產線將全面進入季節性停產整修階段。再次開工或將要等到明年3月上旬。隨著今年生產周期的結束,據估算,今年東北地區60余家建陶企業產量穩定在3.2億-3.5億平方米區間,與去年同比大體相當。
經銷商抓緊備貨
產區加快去庫存
本周,法庫產區剛剛經歷了一場大雪。在法庫經濟開發區中央大街,掛蒙、吉、黑牌照的卡車數量較前一階段明顯增多。面對長達近5個月停產期,北方多個省份的瓷磚經銷商正抓緊進行年底前最為集中的一次進貨行動。庫存去化速度加快,法庫產區3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庫存占比較去年同期下降30%。
針對企業庫存中各品類占比情況,《陶瓷信息》記者隨機選取了某規模以上地磚企業進行抽樣調查。調查結果表明,800×800mm規格拋光磚庫存占該企業庫存比由2018年的30%下降至目前的6%,800×800mm規格釉面磚特別是金剛石、通體大理石等占比則超過了50%,600×1200mm以及20mm厚板等產品庫存則相對較小。銷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東北地區工裝市場需求整體疲軟、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是造成目前通體大理石等庫存占比較高的重要原因。

醞釀提價
但下行壓力依舊巨大
采訪中,某規模以上企業負責人告訴《陶瓷信息》記者,目前法庫產區規模以上生產企業集中停產,原材料采購工作也已經基本停止,因此各企業單月財務支出壓力小了很多。再加上近期經銷商急于備貨過冬,庫存去化明顯加快,因此各家企業都有意適當提高出廠價格。
該負責人同時也坦陳,目前內銷市場持續低迷,各產區之間價格拼殺非常激烈,春節前園區各企業還要償還銀行貸款,結清農民工工資,因此,企業急于在春節前消化庫存以換取現金。你的企業漲價,其他企業不漲,就會造成經銷商流失,而經銷商客戶又基本重疊,因此,單一企業很難把價格提起來。“園區大部分企業財務狀況都不太樂觀,就目前實際情況看,現金流的重要性已經大于利潤率。因此,漲價一事難以有所作為。”該負責人表示。
(文章來源:陶瓷信息-公眾號,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