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春,線下很“冷”,線上很“熱”。
受疫情影響無法復工開業的家具建材家裝業,扎堆線上直播,不僅導購直播賣貨,就連老板們也紛紛從幕后走向臺前,走進直播間。這條看上去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的“陽關大道”,真能走得通嗎?
看上去很“熱”
01
直播平臺 百花齊放
目前,抖音、快手、淘寶、京東以及各類企業定制化工具鋪滿了家居線上戰場。各直播平臺的助力讓這場營銷戰愈發激烈。
根據2月19日《淘寶經濟暖報》顯示,廠家直接上淘寶直播賣貨的數量同比增長了50%,其中,服飾、美妝、家居3個行業的線下門店直播最為活躍。定制家居龍頭歐派的淘寶家居建材直播人氣名列前茅,取得了直播觀看人次達10萬+的成績。
2月1日至今,京東居家整合了涵蓋家裝建材、家具到家居日用近千個商家,圍繞裝修主材選購、全屋定制、沙發、床墊及家紡等居家類產品選購推薦等主題,進行了2000余場線上直播。
同時,快手商家號攜手房產和家居家裝兩大行業包括尚品宅配、索菲亞、TATA木門、土巴兔等近百個優質品牌,推出了“理想家”系列活動,打造線上挑選家、定制家和裝飾家的一站式服務。3月份還將上線兩個頻道,一是快說房,二是家居家裝頻道,助力家居家裝行業在快手有固定的營銷陣地。
02
線上數據 節節攀升
2月1日至25日,居然之家308家門店參與到淘寶直播活動中,累計直播10330場,觀看人數153萬,產生訂單2.6萬筆;
2月22日,尚品宅配聯手“設計師阿爽”直播團購,直播下定13919單,9223個設計預約,預計最終銷售額超4億元;
2月28日-29日,金牌廚柜將落地金牌直播搶工廠活動,截至2月24日上午,活動已報名17萬人次;
截至3月3日,變身“網紅”的慕思直播活動共計吸引了共計超550萬觀眾在線收看,全國共計下定共103348單。
家居頭部品牌有強大的實力和堅實的基礎,線上直播做起來如火如荼,單子很多,金額很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然而,對很多中小品牌、經銷商來說,線下沒生意,線上無余力,資源、經驗、團隊等的不匹配,讓眾多從業者無所適從,仍處“寒冬”。
為什么遇“冷”
01
低頻、高消、低成交
與李佳琦的“帶貨”相比,家居建材家裝業賣的“貨”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化妝品、服裝等快消品,客單價不高,李佳琦等主播更是打著低價優惠來吸引消費者,不需要慎重考慮就可以做出決定,直播用戶很容易就沖動購買。
而家居行業的大多數品類,客單價很高,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很難沖動消費的,屬于重度理性決策。家居雖是剛需,同時也是低頻消費,人們往往只有在買房、裝修的時候才有需求。
因此,家居建材家裝業的直播“帶貨”,首先就受到品類本身的限制,低頻、高消,成交率自然不高。更何況,線上直播只能“展示”,而無法“體驗”,更加影響消費者的決策。
02
看似無門檻,實則靠專業
線上直播看起來無門檻。幾個傳統線下員工、一個支架、一臺手機,基本上是目前各行各業直播的全部配置。但其實,這樣的直播配置對家居建材家裝業這個專業領域較強的行業來說,遠遠不夠。臨時搭起來的“草臺班子”,往往只能在線上唱唱“獨角戲”。
一次成功的線上直播,前期必然是經歷了導購人員的蓄客、挖掘潛在用戶,吸引到社群、邀請觀看直播等過程的,直播只是線上營銷戰中的最后一步而不是全部。既沒能意識到這一點,又沒有做好準備的人,自然只能停留在空喊階段。
且看在此次直播戰中如魚得水的全屋定制品牌尚品宅配,本身在線上營銷方面有深厚積淀,又通過新居網等“云工具”聚集了大量流量,再加上巨大的投入,動用全部資源支撐,成交上萬單的成績自然是意料之中。
結語
家居建材家裝業線上直播冰火兩重天,究其原因,一是品牌實力,二是品牌認知。
實力雄厚的品牌,既抵得住疫情寒冬下的現金流危機,又有能力開拓線上渠道,通過前期門店的積累,專業的主播,持續發布短視頻作品可以營造信任感和專業度,堅持每天定時直播則能增加粉絲的黏性,雙管齊下,才能抓住疫情期間激漲的流量并實現轉化。
認知清晰的品牌,有明確的自我定位和精準的營銷策略。線上直播不是盲目跟風,帶“貨”帶的不僅是產品,更是服務與口碑。疫情之后,線上直播或將成為一種新的營銷推廣手段,和線下服務配合,兩條腿走路,走得更快,更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