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晚,抖音直播平臺好熱鬧,4千多萬人圍觀了羅永浩的首場直播,現場賣貨1.7億。

一個月前,中國企業拼命向國外證明:我很好,不會影響到工作!一切都妥妥的。
一個月后的今天,中國企業一直問國外:你們還好嗎,不會影響到訂單吧?

一場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面臨一次公共衛生事件中,準備得充不充分,應急調度能力行不行,也暴露了各自的家底是殷實還是SO POOR。
而對于一家公司,抵抗風險的能力也在這次事件中暴露無遺。
老板的決策將決定這家公司的命運,是在大風大浪中隨波逐流搖搖欲墜,還是乘風破浪直上云霄。
不是所有的行業都那么幸運,疫情大大推動了從事網上辦公、線上教育、直播、物流行業,而對于傳統企業,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活下去。
老方法解決不了新問題。
大考已至,老板的認知和魄力,將決定何時走出谷底。今天僅從現金流、管理、創新三個大的維度,粗淺地分析,我們一起來打打分吧。

怎么準備足夠現金,渡過難關。

說到準備現金流,不得不提西貝莜面村,它讓我們見證了一次經典的危機公關+品牌宣傳。二月初,對外叫苦“撐不過3個月”震驚全國!
結果是,全國幾十家銀行跑上門,承諾愿意為其提供幾千萬到幾億不等的低息扶持貸款,并召開內部2030年千億會議。兩次都上了熱搜,危機公關實在精彩!
而一般的中小企業都有那么大的影響力,但同樣需要懂得“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道理。及時跟當地政府保持聯系,關注政府的疫情扶持政策,解決資金上的燃眉之急,比如“復產復工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疫情穩企政策、生產采購補貼……”
很多中小企業老板一方面要解決企業的經營難題,另一方面又要時刻關注政策,表示“顧不過來”。
即使是有著合作項目申報服務公司跟進,也會經常會有疏忽,無法客觀甄別匹配度。
針對這個難題,其實企業家完全可以關注微信服務號“知得失”,完成激活服務,實現項目AI智能匹配,及時獲取國家、省、市、區跟自己相關政策,聯系客服一次設置,更能O秒匹配項目評估申報,非常方便。

這樣便可不錯過任何一個扶持機會,也不在一個誤會上浪費時間。

怎么優化管理,該砍的砍,該辭的辭。
對于傳統企業,過去很多都是“什么賺錢做什么”,冗長的產品線及經營范圍,分散了企業核心業務的專注力。

這次疫情也讓更多老板清晰認識到,必須聚焦客戶價值,做精產品和服務,進行垂直整合,打通上下游產業鏈。
一個好的商品計劃,除了知道企業要做什么之外,還要非常清晰地知道不做什么。
“不做什么”有時更能直接了當地向消費群做傳遞企業的價值主張。也知道企業里要引進什么人才,以及要堅決淘汰掉哪些人。
所以我們看到有很多企業快速砍掉不賺錢的邊際業務,進而全力打造新業務,比如IBM砍掉PC業務后,在商業服務解決方案、大數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如何在品牌營銷模式創新,把握住歷史的機遇。
很多的企業都通過捐款捐物,參與到了公益抗疫中,難道只是為了換回一個新聞報道,拿到一塊公益牌匾?
答案肯定是:遠不止這些。
部分企業已快速從線下轉移至線上,數字化升級轉型過程既要保證質量,又要追求速度,未來形成“線下+線上”雙向模式。

但是,傳統企業普遍缺乏線上業務模式,所以更不具備互聯網運營的思維。
像口紅一哥李佳琦,還有帶貨27億的薇婭,當然還有簽約抖音直播的羅永浩,他們都是新媒體營銷的體現。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的粉絲經濟時代,一個企業家往往代表著一個企業。
我們熟悉的馬云=阿里、雷軍=小米、任正非=華為、董明珠=格力……無一例外。他們每次的出鏡,都是在為企業的品牌增加曝光度。
企業家的人格、思想、形象更有感召力,消費對他們的情感會投射在他的產品上、服務上。

互聯網時代,企業家更需要走到臺前,讓用戶看到你,接近你,喜歡上你,也讓企業家聽到用戶更多真實的聲音。
不管是產品的品牌,還是像企家個人的名字,都有被侵權的風險,做好知識產權保護至關重要。
疫情打亂了不少企業原定的品牌營銷計劃,企業品牌要創新的第一步是老板的思維要創新。當老板站在聚光燈面前,或是在手機直播中侃侃而談時,這個企業已經被互聯網激活!
對于新冠這只黑天鵝給所有中小企業出的這道考卷,全世界的考生都在做答。而打幾分最終將在未來一兩年的營業額中體現出來。
很多人猜到了開始,卻猜錯了結果!
你做為企業參與變革的人,又會給老板打幾分呢?
(佛山市建材協會特約通訊員 潘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