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陶企率先復工復產,并迎來產銷兩旺的銷售勢頭,絕大部分企業從3月份開始,產銷率都超過了100%,部分企業甚至能夠達到150%,西瓦、小地磚、仿古磚等品類的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火熱的產銷形勢不僅加速了當地企業主擴張產能的熱情,更加速了產區部分“僵尸企業”復活的進度,一些尚處在改造階段的陶企生產線,紛紛加快改造速度,搶抓市場“風口”盡早投產,預計2020年將是江西產區“僵尸陶企”集中復活的一年。
五年30家停產、破產陶企被盤活
據小編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至今,江西產區先后有34家建陶企業因經營不善而停產或申請破產,其中有30家停產或申請破產的陶企被收購或租賃的方式重新盤活,有多家陶企甚至被多次轉租。

近5年期間,有少數江西陶企剛停產或還在生產期間,就遇到了新的投資者或被收購、或被租賃,但同時,也有個別陶企停產長達3年之久依然處于停產狀態。
如2015年初,原江西新高峰陶瓷因資金斷裂無法正常復產,經過2個月的協商溝通,最終由瑞陽陶瓷集團以4.52億元收購。2015年底,原瑞雪陶瓷在生產期間就通過與收購方協商,最終由華碩陶瓷順利并購;2016年4月,原宜豐冠利陶瓷也是在生產期間,股東達成一致意見,同意由江西佳宇陶瓷收購.....
據小編統計,僅2019下半年至今,江西產區先后就有10余家已停產的陶瓷企業被租賃或收購,目前這些陶企大部分已陸續點火投產,受疫情影響,也有企業尚在進行生產線檢修,預計在5月份左右,這些被重新盤活的陶企生產線都將點火投產。

如去年底江西佳宇陶瓷以股權重組的方式接盤上高國員陶瓷,并成立上高智博建材,已在今年4月份點火投產,主要生產西瓦系列產品。同時,江西奧美佳陶瓷、江西指南針陶瓷等通過租賃的方式組建的新企業也已陸續投產,主要生產中板、拋釉磚等產品。
近兩年大量貼牌代工訂單涌向江西
2017下半年以來,山東淄博等北方產區因環保導致產能縮減,這些產區此前的經銷商和貼牌商不得不到江西尋找新的產能供應;另一方面,廣東一線品牌大量的工程集采訂單紛紛向泛高安產區靠攏,帶來了更大量的代加工業務,也刺激了高安等江西產區新一輪的產能擴張。
據小編粗略統計,包括高安本土貼牌商在內,貼牌商在高安產區每月的訂單量超過3億元,貼牌商的進駐不僅帶來了產能的需求,也推動了高安產區產品花色創新與升級,通體大理石瓷磚、中板等產品通過貼牌商渠道迅速在全國市場蔓延。

尤其是中板系列,2019下半年,因山東臨沂“煤改氣”政策實施的窗口期,讓江西高安的中板產能得到爆發式增長,同時也激發了不少企業或投資人租賃企業的動力,這些被租賃的企業大多以生產中板產品為主。
另一方面,以高安為代表的江西產區依托充足的產能和品質優勢,成為不少佛山一線品牌的戰略合作伙伴,瑞陽集團、羅斯福陶瓷、華碩陶瓷等產區頭部企業均與東鵬、歐神諾等一線品牌進行合作。
在山東貼牌商與本土貼牌商的共同發展與推動下,高安陶瓷市場銷售半徑不斷擴大,尤其是江浙滬以及福建等沿海地區的銷量得到迅速增長。
政策穩定、成本洼地提振陶企投資信心
最近幾年,全國大部分建陶產區受環保等因素影響,產能大幅減少、壓縮,企業發展的信心受挫,而江西產區陶企的投資熱情依然高漲,每年均有不少生產線新建或擴建。

“江西的產業政策穩定,對于企業主來說,這相當于給企業的發展吃了顆‘定心丸’,因此企業敢投資、敢擴建。”這是近幾年江西陶企老板的一致觀點。
據小編了解,近幾年江西最典型的投資、租賃案例是,此前已租賃上饒漢玉王陶瓷的狄芬妮陶瓷,近兩年又先后租賃了景德鎮萊特陶瓷、景德鎮鵬飛建陶以及景德鎮夢特香陶瓷三家企業。當地產業政策環境穩定是主要因素,并且擁有生產成本等優勢。
今年3月16日,江西高安政府舉辦的2020年陶瓷智能化生產線的集中竣工、開工儀式,更激發了當地陶企的發展熱情。據《陶瓷信息》統計,今年,江西產區將有12條生產線新建(詳見:江西陶瓷“瘋狂”擴產:2020將新增12條線,改建、重建18條線),除了常規企業投資擴建或對生產線產品結構進行改造,還有倒閉或停產企業的生產線被重新盤活投產。
一位在江西高安租賃生產線的陶企負責人分析認為,單就生產成本而言,全國各個產區相差不大,但“煤改氣”政策大面積推進后,高安占據了一定的成本優勢。“盡管高安以后也會‘集中供氣’,但成本能夠保持在承受范圍之內,如果有合適機會,我們還會考慮以租賃的方式擴大產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