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2020年中國建博會在廣州開幕。本屆建博會延續“定制”“設計”“智能”“系統”四大主題。博覽會所到之處,離不開兩個元素:巖板和定制。巖板火爆程度讓人產生建博會變巖博會的錯覺。行內人士預計,巖板在未來10年,都是主流。現在巖板行業處于早期發展階段,還是一個新興市場。有業內人士認為,“十幾、二十億平方(的市場空間),是絕對存在的。”有很多紅利等著陶瓷人去獲取。佛山作為陶瓷集散地,許多企業紛紛投入巖板市場。
巖板在陶企改變賽道的節骨眼上,無疑給陶企打了強心針,給予它們信心。無論是從建筑、衛生陶瓷轉去巖板,還是從其他行業轉戰巖板,它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進入壁壘。本文就主要的巖板行業進入壁壘進行以下分析:
一、政策壁壘
7月9日上午,佛山市政府組織召開了“佛山市建筑陶瓷行業清潔能源改造工作推進會”。會議上部署了今年佛山陶企“煤改氣”的具體舉措并明確了“煤改氣”的最后期限。今年所有陶瓷企業窯爐需要完成天然氣改造并通過驗收,未能按時完成的,從2021年1月1日起一律作停產處理。
巖板是燒結的石頭。它的原材料需要經過400巴高壓壓合后,投入溫度高于1200℃輥道窯爐中燒制。“煤改氣”作為打贏污染物防治攻堅戰和改善能源消費結構的重要舉措,市政府堅決完成“煤改氣”工作。
用氣量和用氣價格是陶瓷企業最大的顧慮。為了減輕顧慮,加快“煤改氣”工作進程,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和扶持政策。其中有一項提到,生產線如果在年底前能夠改造完畢并通過驗收,政府會予以100萬元的技改補貼。即使企業面臨巨大的環保政策壓力,但政府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企業進入巖板行業所付出的代價。
二、技術壁壘
有陶企人員表示:有些品牌的巖板生產線,2017、2018年的時候還在生產大板。這可以解釋為什么巖板會在短時期內爆發。巖板制作的技術難點,大部分都可以由設備解決。
位于佛山三水的金牌企業今年新增的一條巖板生產線由中國領先供應商摩德娜承建。還有蒙娜麗莎集團和恒力泰合力研發的HT36000壓機在西樵生產基地一次性試產成功。國產設備質量得到生廠商認可。而有些企業則引進意大利SACMI、西斯特姆公司的貴價設備。雖然國外的設備技術更優良,功能更強大,但目前國內主要生產黑、白、灰三色巖板,國外設備的優勢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在實際應用中,國產設備會更適合中國廠商。國內大型企業對生產線的大力投資、制造商技術研發的發展,生產設備的成本有降低的趨勢,而且技術會更加成熟。
由此,在技術、設備方面市場主體進入巖板行業的壁壘正在減小。
三、品牌壁壘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將近40條巖板生產線在投入運營。目前巖板市場火爆,大量企業爭先恐后投入巖板產銷,有人認為,巖板市場快要飽和。事實上,巖板市場現在還沒到白熱化階段,估計未來巖板生產線至少發展到五、六百條。
據此,可以推測,現在巖板處于初級階段,很多東西仍在探索、發展中。此時,企業大都專注于產品的產銷,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而企業的品牌包裝、策劃傳播以及對巖板產品的包裝宣傳要與常規瓷磚產品形成差異化的問題暫時被放在一邊。巖板企業品牌還沒成形,沒有品牌壟斷的現象。想進去巖板行業的市場主體有更大機會做大做強。當今消費者在選擇巖板制品時,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企業如果站在目標顧客的角度,將買點變為賣點,就可以增強消費者對該品牌的認知。
總的來說,巖板行業的進入壁壘其實不大。這也說明巖板生產線為什么不斷增加。但相比以上幾種,資金規模壁壘會比較難翻越。巖板生產線需要大量資金運轉。唯有大企業才有財力投資生產線。中小企業想進入,可以嘗試合伙入股等方式,解決資金問題。未來隨著行業發展,為了維持原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入壁壘或許會加大。
(來源:美家網,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 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聯系電話:0757-8277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