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一直是科技發展的熱門話題,同樣“智能家居”也是家居行業中技術發展的標桿,盡管十年來其還未有實質性的大突破。有人說“智能家居”不過是企業增加產品賣點的噱頭而已,掛一個“智能”的名字,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今天我們就聊聊“智能家居”,看看現如今發展中的“智能家居”是否真的“智”?
盡管人們對“智能家居”持懷疑的態度,但是科技終究是還在進步中發展。現在智能家居越來越多,越來越普及。比如智能電動窗簾,智能燈,智能電視,智能空調,智能床,等等。各種智能家居產品充實著我們的生活,盡管其只是部分智能而已。現在智能主要體現在WiFi遙控控制,智能語音控制,定時開關等簡單功能,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小小的智能功能確實在某些時候方便了生活。比如智能電飯煲,晚上預約好時間,早上起床就可以吃香香的早餐,下班回去以前,提前打開熱水器,進家門就可以洗澡了,等等。
然而對于這些簡單的家居智能功能,大部分消費者并不感冒,因為這些功能對于一個人來說可有可無,沒必要為其多花冤枉錢。另一方面,人們總會將智能家居跟智能機器人、智能手機和人工智能進行對比,潛意識里認為“智能家居”中的“智能”并不是真正的“智能”。
“智能家居”不“智能”很大程度上還是無法得到快速發展。但是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快速發展,各大科技公司開始加速布局智能家居生態,國內以小米、華為等公司在智能家居方面發力最為顯著。可是要真正推動家居智能化快速發展,還是必須解決一直存在的問題——設備必須共享標準化,如果大家還是自己弄自己的一套系統,那么也許小米和華為等企業在各自的生態系統圈里發展得很好,但是對于消費者而言,永遠無法實現家庭智能設備的個性化和人性化的控制。
在可預見的未來,智能家居肯定會全面普及,但是為了這一天能快速來臨,那么標準化工作是智能家居可持續發展的基石。目前《GB/T 35136-2017 智能家居自動控制設備通用技術要求》、《GB/T 35134-2017 物聯網智能家居 設備描述方法》等標準早已出現,但是在更多家居領域的標準方面爭取早日達成一致,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砥礪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