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經濟環境不好,需求大幅下滑。勞動力成本每年都上升,匯率又不斷變化,再加上反傾銷,如果只做外銷就要‘等死’了。”日前,廣交會上眾多參展的陶瓷企業負責人向羊城晚報記者發出如此感嘆。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國內陶瓷企業已紛紛開始轉型自救,開辟國內市場成為首選策略。
歐洲采購商不敢下單
“我們歐盟的老客戶都在舉棋觀望,誰也不敢下單。今年的訂單究竟如何,現在誰也說不好。”剛接待完一批看貨的美國采購商,廣東潮安鳳塘泰源陶瓷制作廠負責人吳培浩向記者感嘆,金融危機后國外市場加大了對中國日用陶瓷的反傾銷,使國內陶瓷企業雪上加霜。
陶瓷企業轉戰國內市場尋求自救
今年2月17日,歐盟對中國日用陶瓷發起反傾銷調查,預計將在11月進行初裁,初步確定行業損害幅度和傾銷幅度,并據此設定關稅。8月30日,墨西哥對中國日用陶瓷發起反傾銷調查;8月31日,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經濟共同體發起日用陶瓷一般性保障措施的調查,以保護國內產業為由,向全球設立貿易壁壘。
“我們90%的客戶都是歐盟的,剛剛開展很多老客戶就來了,但大家都說要等11月的初裁結果。”吳培浩說。
“歐洲市場低迷,那些老客戶在他們國家的生意也不好做,只好壓供應商,在全球競標壓價。”重慶錦輝陶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金表示,在歐盟發起反傾銷調查之前,國內企業的價格優勢已不明顯。一方面低端客戶壓價,而一些高端客戶自己的市場萎縮了近50%。
轉戰國內市場和網購
為應對當前的狀況,潮安鳳塘泰源陶瓷制作廠正在尋求轉型,該企業12月份準備參加國內陶瓷展,嘗試拓展內銷市場。
相比之下,重慶錦輝陶瓷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就開始嘗試轉戰國內市場。當時該公司出口訂單幾乎為零,2/3的生產線都開不了工。
“轉戰國內市場是成功的,我們將酒文化和瓷文化結合,走高端路線。”錦輝公司之前發明的精確陶瓷瓶口專利技術配上了用場,企業迅速調整生產結構,加快拓展國內高端酒商的步伐。包括茅臺、五糧液、劍南春、西鳳等國內知名酒品牌的陶瓷包裝,使用的都是錦輝的產品。其在歐盟市場的訂單份額已從之前的50%降至5%,內銷比例則飆升到70%左右。
主打“變色杯”、“音樂杯”的廣州市昌成陶瓷有限公司則選擇了時下最熱的網購平臺。該公司總經理丘兵說:“從5月份開始,我們也進駐了天貓,開始做網絡銷售。下一步會考慮做超市和連鎖店,這都是全新的領域。如何將創新理念和個性化產品推銷給客戶,都是轉型的挑戰。”

- 上一篇:2012年家居建材五金總體發展趨勢展望
- 返回列表
- 下一篇:網購陶瓷衛浴行業等建材問題多應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