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先看看報道之外的一些記者實地見聞,感受鈦媒體記者張遠眼里那個跟我們都市生活迥異的,被電商改變的鄉鎮生活:山中人是如何被網購改變的?鄉鎮的快遞員是怎樣的生存狀況?村鎮網購人群是哪些人?
(一)被網購改變了的山中人
我們在一大片李子林中尋摸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一個清脆李。
“早來20天,這里的清脆李管你吃個夠。”李大哥只好退而求其次,把我們帶到一棵果實累累、滿樹燈籠的紅李樹前,任我們挑揀。
不遠處就是李大哥的家,背靠著阿壩州茂縣云霧繚繞的群山,俯覽著群山環抱中的羌人王國。
這片長著幾千株“搖錢樹”的李子園每年能給李大哥家帶來20多萬的收入,這在家家種李、戶戶養牦牛的黃莊村只是中等水平。
”現在村子里都玩英雄聯盟,玩慘了,見面不說別的,說的都是英雄聯盟。”怕玩游戲上癮,他只玩紅警等單機游戲,家里的那臺電腦除了干這個,他想不出還有什么用處。
他只在手機上網購(至于手機,500塊錢以下得山寨機他看都懶得看一眼,一兩千的機子是他的最愛,和村里人一樣,覺得小米和紅米挺不錯),只敢嘗試貨到付款,因為“村子里的人都說網銀不安全”。大多數時候,他選擇在可以貨到付款的買賣寶上買東西。
雖然年收入20多萬,但他全身上下沒有一件牌子,很多是媳婦從地攤上淘來的。媳婦不大敢在淘寶上買衣服,“看電視上說,淘寶上的東西不知道是新的還是舊的,穿上去對身體不好,沒得辦法“,對于她來說,買什么東西,安全性第一。
剛剛蓋起兩幢二層小樓的他們,屋子里除了一臺電視外空空蕩蕩,眼下他們最想要的就是價錢便宜的家具和電器,縣城里的家具、電器都貴的嚇人。一位鄰居自己雇車去成都拉家具回來都比在縣城買便宜。但是,這兩樣“大件”眼下都沒法在網上買到。因為,光是從縣城來到這個半山腰,就有幾公里的盤山公路要走,沒有快遞愿意送貨上門,每次網上買東西都是他們自己到快遞點去取。
汶川縣的小張一家以前也住在山上,下來一次要走1個多小時。2008年的地震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老城幾乎全都化為瓦礫,廣州對口援建的新城迅速拔地而起,小張一家全都從山上搬了下來。
地震那天他在網吧,親眼看見一個同齡人著急忙慌跑出去被門梁砸中了。
“如果不是地震,我們這里根本不可能這么漂亮,以前到處都是工廠,都看不到藍天白云。”在小張看來,逝去的人長眠地下,活下來的人倒因禍得福。512之前,從成都到汶川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雨雪天氣往往道路中斷。如今,從成都到這里只需要5個小時。
那場舉世矚目的人間災難也使這片“漢藏之間”的羌族縣城為世人所知,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旅游景區,熙來攘往的游客為小張這樣的年輕人帶來了不少工作機會。
17歲的他已經做上了酒店的部門主管,每個月3000塊的收入除了1000孝敬爸媽,剩下的都歸自各兒。從初一到現在,他已經以一年一個地速度換了4部手機,直板按鍵、劃蓋、翻蓋的都用過,現在手里是一款1998的OPPO手機,不圖別的,就圖它長得漂亮。
網銀、手機銀行他摸索幾次都學會了,第一個月工資他在網上給爸爸買了一件襯衣,給媽媽買了一條裙子,后來又教爸媽把喜歡的東西都放購物車,他買給他們,反正住的樓下就有韻達快遞。
和他一樣年紀的茂縣小劉則在同時用著四部手機,就在我們交談的十幾分鐘時間里,小蘋果和霹靂舞曲先后響起,媽媽和他上班的電器維修店的老板先后催促他下去。月收入3000多的他每個月要花1000多在網購上,衣服、首飾、手機……
不過,快遞要找到他們家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我們也是跟著“風一樣”一路小跑的他在左折右拐的巷子里走了10多分鐘,才到他家。
如果說上面兩位年輕人早已在網絡上如魚得水,那么再往西300公里,高原藏區阿壩州首富馬爾康縣城的青年,則要青澀稚嫩許多了。
在馬爾康縣林業賓館,我們才發現距離有時候只是一段短短的樓梯,我們在下頭,他在上頭。無論我們怎么邀請他下來聊一聊,他都是紅著臉笑著不肯下來。
這位在火鍋店殺魚的21歲的年輕人, 每個月只有1400多元的工資,除了在縣城服裝店里隨便選一些幾十塊的衣服外,沒有太多選擇的余地。而平生的第一次網購是因為他在網上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款式。即使不用下樓,也有成千上萬種便宜的衣服供他挑選。
在村鎮一級的網購者中,家庭主婦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群體。在距離成都200公里,海拔2800多米,藏在大山深處的理縣上孟鄉,我們對這一點的感受尤其深刻。
還沒見到扎西姑娘,就遠遠看到了他們家門上方懸掛的牛頭骨,守護這一家藏民的平安。問過了年齡之后,我們才知道身穿藏服、滿臉溝壑的扎西姑娘只有23歲,腳邊的兒子才5歲大。
來這里的一路上,空氣里一直有一種腐敗的氣味,望出車窗外發現路邊幾乎全是爛在地里的白菜。問了扎西姑娘才知道,今年這里的白菜“爛市”,村民們都索性任它們爛在地里。幸好,他們家的主要收入不來自于種菜,而是蟲草。每年1、2月份,正是大雪封山的時候,這里就全村出動去到大山深處挖蟲草,家家戶戶以此維生。以他們家來說,每年賣蟲草就能有6、7萬的收入。而每年扎西給全家添置衣服的預算就有2萬多塊。
從這里到距離最近的汶川縣城需要走1天的時間,他們難得去一次,就一下子將一年所需的柴米油鹽買回來,單是大米就有5、6百斤。由于需要帶孩子,網購就成了她足不出戶置辦百物的選擇。家里雖然有電腦,但她還是更喜歡在1900多塊地三星手機上買東西。聽她說,她鄰村的姐妹們都和她一樣,在網上買東西耍得很歡。
只不過,哪怕一個包裹也需要她開車20公里到縣城去取,快遞行業的毛細血管還沒有深入到這片白云繚繞、人煙稀少地山里來。
正當我們想要進一步了解地時候,扎西的大哥操著一口藏腔川話走了過來。“你們是干撒子嘛?啥?網上?為撒子要在網上買東西?”我們感受到了一股明顯的敵意。
和城里一樣,女人們在網購方面走在了男人們的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