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問題早已困擾衛浴行業多年,但不少衛浴企業仍舊執著于“多元化擴張”的加法路線,盲目的擴大產品經營范圍和品類。當衛浴行業“消庫存”時代來臨,企業唉聲嘆氣已經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其實,企業為迎合消費需求走加法路線并沒有錯,但一定要正確把握“航向”和“航速”。
衛浴企業推新升級已然“泛濫”
搜索與衛浴行業相關的動態新聞,有一些詞兒一定會讓你印象深刻——“拉長產品線”、“今年我們將推出新品XXX”、“整體大家居”……當前,整個衛浴行業已經從過去的一路狂奔開始回歸到常態化的市場發展新階段,但衛浴企業似乎仍舊深陷在做“加法”的道路上并樂此不彼。而在產品上,企業的“加法”戰術最為泛濫。大品牌們恨不能把所有風格系列全都包攬,眾多中小企業也是亦步亦趨,向來擅長“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戰術,幾年下來,幾乎把所謂的“流行元素”都給“染指”了一番。
除了給產品進行“系統更新升級”,延伸產品線也成了衛浴企業在研究發展戰略時的一個標配動作。缺乏安全感的衛浴人,向來也特別忌諱出現“吊死在一棵樹上”的情況,也因此,很多衛浴企業都希冀在產品相聯、渠道相通的個別領域有新的收獲。
“航向”不對 定制成雞肋
近年來“大家居”風也朝著衛浴行業猛吹起來,尤其是定制概念的一次次發酵,讓衛浴企業心動不已。然而,結果卻是“聽起來有點兒美感,現實卻很骨感”。定制并非普通的傳統衛浴企業能夠玩得透,玩得好的,就連行業大佬也感嘆定制衛浴的不易,“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設計團隊的重要性,在這里,設計師不僅要懂設計、還要懂工藝”,一不小心因為后期服務的問題,前期的投入就成打水漂了。定制衛浴需要更深層次的設計,半路出家,想趁熱咬一口蛋糕的企業,又怎么能夠悟得了其中的深意呢?
把游戲規則想得太簡單的后果往往容易摔個大跟頭,得不償失的衛浴企業不知回去是否會進行深刻總結,策略推倒重來。一陣又一陣的風,吹得衛浴企業亂了陣腳,一旦把握不準“航向”就很容易在加減之間失了平衡。
把握“航速” 別急著做加法
在航行的過程中,真正能夠在定制上走到同行前頭的衛浴企業,其業績從來不是靠單純的產品拉動,設計和營銷才是它的兩大驅動馬車,牛也是它的團隊力量。相較于想著法子去折騰別人的產品該怎么加在自己企業身上,還不如清晰定位目標客戶,統一產品之間的氣質感,再加上強有力的營銷,所不定也能打開一片天地。
做“加法”的企業雖然一抓一大把,但仍然存在一小部分幾十年專心扎根于一個品類的衛浴企業,他們以數十年的堅持換得了市場的認可,這些企業用事實表明,即使不做加法,仍然可以活得好,當然前提是得對自己的產品進行不斷地升級和創新,保持前沿的水準,不然依舊會被其他“新人”拋在后頭。
是進,是退,是加,是減,對衛浴企業來說,在每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把握好航向與航速,都將決定著企業在未來的走勢。盲目地“加”是對企業致命的威脅,也是對市場不負責任浪費的表現。在行業進入深水期的當下,衛浴企業要減去的不僅是不適應企業定位的產品線,更是要去除浮躁、激進的心態。而后面的整合營銷能力和超強的市場掌控能力,則已經是進階水平,需要更加成熟的心態操縱方能穩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