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地理位置,卡斯特利翁———西班牙的佛山。跟往年一樣,今年依然是帶國內陶瓷企業的人去意大利博洛尼亞觀展,順道看看西班牙、意大利的產業生態,做一些商務交流。
每次出國,總會崇洋媚外仰視他族,同時在內心里為我們的同胞羞愧一番。這次無例外。
當地時間9月23號,一下飛機,馬不停蹄趕往卡斯特利翁,世界瓷磚質量大會組委會推薦的研究機構ITC的相關負責人已在等我們。早在一個多月前,我們就跟世界瓷磚質量大會組委會負責人溝通好,博洛尼亞展之前,會帶中國陶瓷企業的負責人過來,交流瓷磚研發設計和環保的相關問題,特別是環保問題,要作為重點交流。對方根據我們的要求,做了充分準備。一位負責人給我們講產品研發設計及搭配應用,另一位給我們講瓷磚生產各個環節的環保處理技術。
瓷磚研發設計這一塊的主講人,首先就強調,他會先介紹他們這個機構,然后再針對瓷磚研發設計做一個簡單的闡述,重點是他同事介紹環保技術。尷尬的是,他還未切入到產品研發設計的主題,我們有團友就開始“踴躍”提問,全部是關于環保技術方面的問題。這個主講人只得說,他負責的不是這個板塊,接下來他的同事,一位資深的環保技術研究教授給大家講這方面的內容。或許是感覺到了,聽眾對他講的內容興趣不大,快速過完PPT后,就換另一位主講人,給我們講環保技術。
這位主講人開場白還未結束,尷尬的事情又出現了。我們有團友提出,他認為主講人這種授課式的演講沒有實質意義,想直接提出一些問題來交流。主講人雖然表示,他本來計劃在講完PPT內容之后,再跟大家做交流。很遺憾不能把準備好的內容講完,但他還是很配合地從主講臺走到臺下,跟大家交流。由于中國和西班牙的產業狀況確實存在不小差異,有些問題討論良久,基本無解。比如,中國陶瓷工廠老板很關注噴霧塔的脫硫脫硝問題,但西班牙三四十年前就用天然氣了,他們的產業不存在這個問題;比如中國陶瓷工廠老板關注制粉環節粉塵、廢水處理及環保成本控制問題,但由于西班牙實現了原料標準化,有專門的制粉工廠,陶瓷廠不需要自己來處理這個問題。
交流的結果可想而知。
事實上,我們安排這次交流的初衷在于,讓中國陶瓷廠家老板,看看西班牙陶瓷工廠環保是怎樣做的,針對每一個環節的環保問題,怎樣去尋求解決方案。學不一定要馬上能夠搬來用,從別人的做事方式里面吸收一些東西,打開思維也是好的。
只是,老板們或許都太習慣于快速、簡單、直接獲取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問題,就像直接要答案,看見目標,就走最直最快的那條路,也不管面前是山是水還是懸崖。
從ITC出來之后,去往一家知名色釉料企業參觀交流。這家企業在中國設辦事處有20多年了,跟《陶城報》也合作多年,到了之后,對方非常熱情帶我們參觀了對外開放的展廳,以及“重要客戶參觀的秘密區域”。在這里發生的,就跟往年常會遇到的事情一樣:一再強調不要拍照,卻總是有人在拍,喊人不要拍照的那個過程,玩過打地鼠的人能懂。
以前在博洛尼亞展,有過一次經歷,很多人都在一個展位拍照,各國的人都有,站在我前面的是幾個印度人。我還沒能打入內圈,就被工作人員粗魯地趕出來,說不允許拍照。我問,為什么別人都可以拍。對方說,因為你是中國人。當時憤怒至極。
再后來,在迪拜big5展會上,被兩個德國姑娘搶相機刪照片,理由也是:You are Chinese。同事也跟我說過,她在西班牙展會上,直接被別人指著鼻子喊:“Get out(滾出去)”。她很憤怒,說我們是媒體,只是做報道,不讓拍直接說,為什么這么粗魯。別人回應也是:You are Chinese。
上個月有個同事去泰國,也遭遇了差不多的經歷。當然,也是憤怒的同時,為自己不爭氣的同胞感到羞愧。
“Chinese”在國際同行眼中,已經等同于“Copy”,而且還總是這樣肆無忌憚、毫無羞恥之心、正大光明地去Copy。所以,在外現在被趕被罵,已經不憤怒了。在展會上也會先征求別人意見再拍照,不讓拍就算了(事實上,很多照片網上能找到,拿到照片作用也并不大)。碰到有“聰明”的中國人在展會上跟別人說:“We are Japanese”。也不會再咬牙切齒了。
此處不做總結,有些道理已講得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