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7日電(袁雅錦)借助年報季的曝光度,多家房企相繼宣布更名,目的是撤去“地產”標簽,轉而邁向集團化發展道路。
早在春節前,引入新戰略投資者的萬達商業,正式更名為萬達商管集團,并對外表示,欲在1至2年內消化掉房地產業務,未來將轉向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專注于品牌輸出。此舉被外界解讀為“告別房地產”,而其新定位也昭示著另一發展方向,就其戰略計劃顯示,未來,萬達商管集團將與騰訊、蘇寧、京東等互聯網企業聯手,打造“新消費”商業模式。
朗詩綠色地產去年12月18日曾對外披露,計劃將“朗詩綠色地產有限公司”更改為“朗詩綠色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而在2月28日的股東特別大會上,宣布正式將公司名稱改為“朗詩綠色集團有限公司”。朗詩集團董事長田明對此表示,企業更名是朗詩轉型升級新戰略的必然結果,但地產依舊是公司核心業務之一。
3月23日,龍湖地產發布公告稱,建議更改該公司名稱“龍湖地產有限公司”為“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預計該公司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長租公寓和物業管理四大主營業務布局更加明晰。對此,董事長吳亞軍在當天的業績會上表示,改名不是為了分拆業務,而是為了保證各個板塊在核心競爭力、品牌、能力上的協同發展。
“對于更名的做法,可以認為是企業主營業務或者相關業務有所轉變,實際上是有一定的去地產化的傾向。尤其是很多企業不單純強調地產業務,為的是更好地實現綜合化或復合化地產業務的發展,比如說在商業地產、租賃業務、地產創新等方面發力。”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認為,“這種情況也說明房地產市場其實正處于一個階段性的調整,也會促使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更加多元化,所以類似更名其實也是一個趨勢。”
房企更名,或許不僅反映企業自身的發展新戰略,背后更折射出整個行業的劇變動向。在新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歐陽捷看來,未來三年將是房地產見頂的時期,很可能房地產市場的大格局基本確定,因此一些企業必須尋找多元化的發展路徑,急需培育一些新興產業來替代房地產業務成為企業集團的新增長點,名字改為集團就是迎合這種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