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不久前曾報道家具行業兩大知名企業——敏華起訴顧家家居的設計專利侵權案,日前,定制家居知名企業索菲亞又勝訴了一起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被告被一審判決向索菲亞賠償總共830萬元的費用。加上今年4月份終審的“江山夢天”商標侵權案件,被告被判罰208.58萬元。最近一段時間,家居行業接連發生多起知名企業專利、商標維權案件,折射出家居業競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大型知名企業告別了行業高速增長時期的粗放式發展模式,轉入精細化發展階段,更加注重對企業的設計專利、商標等軟實力的保護。而原來靠抄襲模仿、傍名牌等方式野蠻生長的企業,在家居行業精細化發展階段,已經不適應新的競爭方式,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當前在家居行業一個非常引人關注的事件,是賠償金額達830萬元的索菲亞商標侵權案,如此巨額的侵權賠償,在家居行業十分罕見。據悉,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了這起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案件原告索菲亞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獲得賠償800萬元,且案件被告侵權企業股東和侵權企業共同承擔連帶責任;索菲亞公司主張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出的費用363,229元也被法院全額支持,此外,海珠區人民法院還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變更企業名稱、在全國性媒體公開賠禮道歉等。
在此之前,家居行業還發生了一起全行業關注的設計專利侵權案。業內知名的敏華控股向法院起訴顧家家居侵犯了其兩款產品的外觀設計專利。而這已經不是敏華第一次維權了,早在2014,敏華就曾起訴顧家家居多款產品侵犯了敏華的專利,但是沒有勝訴。本次維權起訴,雖然還沒有判決,但是家居企業維護自身權利,保護專利的行動和決心,在行業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很多企業看到了設計、商標專利對于企業發展具有的重要作用,侵犯他人專利也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
業內專家表示,家居企業的設計專利、商標維權,從來沒有現在這么頻繁過,維權力度越來越大,侵權風險越來越高,索菲亞商標的侵權賠償案,被告被判賠償達到830萬元,這在家居行業的專利維權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這說明,不僅企業在加強自身專利權的保護,國家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也在加大,這樣的判罰,對于其他侵犯知識產權的企業,具有巨大的震懾作用。
事實上,家居企業設計專利、商標專利維權很早就已經有了,但是對于那時候的企業來說,維權費用高,付出的精力、財力巨大,但是效果并不好,維權勝訴了,執行也很難,效果也不好,企業維權獲得的效益,還抵不上維權付出的成本。特別是家具行業,曾經有一段時間模仿、抄襲成風,大企業模仿國外設計、小企業模仿大企業設計,原創設計受到很大的沖擊,由于維權成本高,收益低,很少有企業能付出精力和時間去維權。
專家認為,隨著中國家居行業發展日益成熟,逐漸擺脫了抄襲、模仿國外設計的階段,越來越注重原創設計,對商標的管理和使用也日益精細,家居行業進入了一個以原創設計和品牌影響力提升競爭力的新階段。在這樣的新階段,企業必然要加大對自身原創設計和商標的保護力度,未來,保護力度還會加大,企業維權將成為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