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死駱駝的從來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最近一篇推文《第一批扛不住的企業已經開始倒閉》引起筆者的思考,文章評論下的評論更是娑婆苦也…讀完此文甚楚酸,創業皆世間難事,局外豈知悲與歡。文中提到兩個例子,一個是教育培訓黑馬IT機構“兄弟連教育”,一個是“北京K歌之王”。

(來源:民企掙扎錄)
兩篇公開信讀起來都非常悲壯,兄弟連公開信中寫道,疫情之下,受影響最大的就是線下培訓機構高校延遲開學,線下培訓業務暫停等措施使得兄弟連壓力暴增。公司資金儲備少并且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兄弟連在年前曾壓縮成本、緩發工資,計劃在節后招生旺季打一個翻身戰。但疫情將公司計劃全部打亂。

北京K歌之王公開信寫道,“北京K歌之王要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30%員工不同意,公司將進入破產清算協議;大致意思就是2019年北京K歌之王業績下滑,本來準備在2020年大展拳腳,但是因為疫情原因,無奈遭到了巨大的財務壓力。

看起來兩家企業倒閉好像都是因為疫情,但事實上,疫情對于任何行業來說是檢驗企業商業模式的試金石。疫情不是企業倒閉的決定性因素,而是本身就已經深陷泥淖的經營問題。所謂時勢造英雄,比較可惜的是,一些號稱是做互聯網生意的企業,沒有做好充分的兩手準備,連開工的條件都不具備,浪費掉一次新的增量機會,沒有充分利用線下實體經濟不景氣情況下,線上商業模式正可以迅速擴張的機會來壯大企業。
所以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疫情之下企業的危機只是表象,那些平日里積累的各種問題,才是最致命的;不能總認為大樹底下好乘涼,卻不知道大樹早已風雨飄搖。
據3月11日,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發布了《2019年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行業發展概況》,報告指出:
①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建筑衛生陶瓷企業共1522家,比2018年減少122家,同比(下同)下降7.42%,全年主營業務收入3877.62億元。
、1160家規模以上建陶企業(較上年減少105家)實現營收3079.91億元,增長2.89%;實現利潤總額194.67億元。
、362家規模以上衛生陶瓷企業(較上年減少17家)實現營收797.72億元,增長2.52%;實現利潤總額71.44億元。
據了解,2020年1/2月份10家建陶企業資產被拍賣,僅1家成交,,從阿里拍賣網上了解到,共有10家建陶企業整廠或部分資產被網絡拍賣,這些被拍賣資產包括企業破產資產變賣、法院強制執行拍賣資產等,但最終大多被拍賣資產即使多次流拍后起拍價腰斬,依然難逃流拍命運。在整廠資產拍賣方面,僅破產多年的肇慶市國美陶瓷有限公司一家在經歷四次流拍后,第五次才被成功拍賣。

來源:陶瓷信息
復盤陶瓷行業的2019年可以說是,大洗牌,大變革一批批落后的企業被淘汰出局,想亡羊補牢,但為時已晚;但另一方面,亦有不少大型陶企跑馬圈地,布局高端、智能的新生產基地; 渠道不斷下沉,不斷向國際化邁進,不斷推動企業經營的精細化、專業化和標準化。【超鏈接2019年叱咤風云的龍頭陶企 是陶瓷行業變革的重要風向標!】

歸根到底,是如今的商業邏輯徹底變了,那什么樣的陶瓷企業最有可能在2020年經歷此次疫情后被淘汰出局呢?
一是經營杠桿高的企業,企業最怕的就是現金流出現問題,企業的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況且受疫情影響,終端銷售出現問題,回款比較緩慢;并且延期復工對企業經營和現金流穩定具有較大影響。舉個例子:一個經銷商外出進貨,他走進一家小酒店給了店主1500元現金,挑了一個房間,他上樓以后,店主拿這1000元給了提供肉類的屠夫支付了這個月的錢;屠夫去拿貨的農夫家里把欠的買款付清了,農夫還了飼料錢,飼料商販還清了賭債,賭徒趕緊去旅館還了酒店的房費,這1500元又回到店主手里,此時,經銷商卻說房間不合適,拿錢走了;但是所有債務都還清了!看完這個例子,請問有誰虧了?答案是沒有,沒有這1500元現金,大家都還在相互追債中,后果不想而知,可經銷商帶來的1500元現金流動了一下,大家的債務就全部解決了。這就是資金流動性的重要性,可以說此次疫情把現金流的重要性放大了10倍。
二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陶瓷企業,正如美團CEO王興先生所說,一些大型有實力的企業,之所以不斷變強大,是因為他們有著“高度專業性”的核心。為了能向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大都選擇專業化路線,專注于市場的細分領域,在其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深度發展,創造獨特的技術流程,把產品做精造絕。反觀國內一些曇花一現的企業,盡管短期內做得紅紅火火,也取得了可觀的利潤,但在勝利面前沒有抑制住多元化的情緒沖動,盲目收購企業、延伸品牌,期望通過不斷整合來獲得“紅利的釋放”。從深層次看,這種做法體現了經營者戰略上的不清晰或不堅定。
三是環保不達標的陶瓷企業,環保問題一直都是企業的重中之重,當前,對陶瓷行業來講,強調綠色發展,已由曾經的喊口號轉變成為了落地執行,從中央到各個區域,各級政府對環保要求也越來越高。對陶瓷企業而言,做好環保是大勢所趨,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只能被淘汰!超鏈接13家陶瓷企業入選“綠色工廠”,今年將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嚴格禁止“一刀切”,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
